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5-12-21 21:50张丽华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张丽华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教改重点学科,受到广泛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容易被学生接受,实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开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意识的重要时期,并且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意义重大。而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德育中的重要功能。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德育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良好的德育活动。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遇到的问题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为了考取高分,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语文教学课程安排上,更加偏向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2.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渗透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教学成绩在教师量化考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造成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轻视了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往往成为轻描淡写的事情。

3.小学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内容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德育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对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元素理解不够透彻,因此在教学中很难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得不充分,短期内会影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长期的则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高度重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受到良好的德育。

二、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措施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语文教学活动围绕着语文教材展开,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式,还要考虑到教材的写作背景等内容,其中就包含了教材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例如在低年级语文课《小熊住山洞》中,教学重点目标除了解决字词句以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小熊一家为什么一直住在山洞里,而不去砍树造房子。教师通过深挖教材的德育内涵,要让学生体会到小熊一家“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从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另外,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例如在语文课程《烈火中的邱少云》讲授时,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焚身时的痛苦,以及为了取得战斗胜利,不发出一点声响的坚定革命信念。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设定的情境,体会到邱少云烈士的伟大,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二)语文课文活动中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有着丰富的语文活动项目,例如朗诵比赛、诗歌比赛、小剧场表演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更能让他们乐于接受。例如举办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中,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理资料,通过朗读背诵体会诗歌的内涵,从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当然,教师要在活动中起到引领作用,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适合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活动。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要本着提高学生智力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都能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三)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的知识积累,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补充。课外语文阅读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读什么书,什么书更有利于学生智能和品德的发展,教师和家长就要把好关。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心智发展,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刊物。家长在为孩子购买课外读物时,也要认真甄别读物内容是否积极向上,是否适合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优秀的语文课外读物,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增长见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正确的是非观以及较高的思想觉悟。

三、结语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教学是最基础的教育学科,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情感。语文课外阅读和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够让学生的眼界变得开阔,既能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又能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参考文献

[1]张润清.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3(3).

[2]许凤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的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语文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