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

2016-03-31 19:09张冰洁
考试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

张冰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国内普通院校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所取得的先进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了如何对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 语文课程 现代职业教育 外语课程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2014年以来,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向应用技术性院校转型,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成为一批普通本科院校现阶段的工作重点。《决定》中指出“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等制度”是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点,转型的试点院校都纷纷致力于制订符合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市场、职业需求为目标,现代化技能实践为主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这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本文借鉴了中国大学生语言类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其母语课程——语文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所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对比母语课程与外语课程的异同,探讨在构建新型培养模式下,如何开展外语课程考核认知及方式的革新,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高效的评价体系。因为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也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普通本科院校,语文是公共基础课程。对它进行改革展开研究的时间较早,因此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笔者将其与外语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后,有选择性地将一部分运用到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中,其中包括:

一、根据对课程认知的革新,选择考核内容

对于课程的认知和定位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前提,当我们谈及普通高校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时,两种认知倾向被普遍接受:

1.重点强调课程的学科性,突出知识的传授与讲解;

2.将重点放在课程的“工具性”与“实用性”上,单纯地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和实训。

这两种认知均不全面,如果不与职业教育结合而一味地强调学科教学,将无法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但如若只是单纯地强调培养实用技能,并将语文课程简单的工具化,则无法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改革后的语文课程在结合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其人文功能。这样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即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知识及文化素养的同时,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改革后的语文课程体现出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实用性、综合性和发展性。对课程的认知发生变化之后,对其课程考核的内容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多元化、综合性的调整。诸多普通高校还将考核的内容进行了模块化,将总体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属于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侧重于服务学生对其专业的学习,学生的“终身发展”则倚重于拓展模块。对于基础模块的考核内容,以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学经典作品为主,题型一般设计为客观题。如此改革便于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职业模块的考核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挂钩,如科技、建筑、工商、旅游等,题型一般设计为综合应用题,亦可将重点放在考评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上。这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的考核内容则是凸显对学生实际应用、创新创业等职业综合能力的考评,如考核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各类型职业技能大赛等的相关情况。借鉴对语文课程认知的革新,普通高校对于外语课程的认知应突出课程的学科性,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同时将重点放在课程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强化其外语的“应用”能力入手进行改革。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外语课程同样应结合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外语课程的人文教育内涵,即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文化知识,同时要服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关于外语课程的定位,就可以将其简单地总结为类似的三个模块——“外语模块”、“专业模块”与“现代化技能模块”。其中外语模块指语言知识所涉及的基本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发展专业及技能的基础;专业模块是指将语言应用到具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场景中,如运用在对外贸易、跨国企业、国际旅游、国际酒店、国际空乘、翻译、教育等行业的实践能力,以及通过对语言及专业知识的学习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它是构成现代化综合技能的必要条件。现代化技能模块则是突出学生的实习实训、实际应用、创新创业等现代化职业的综合能力。改革前的外语课程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始终是为考试而考试,导致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考试重点有所失衡,没有将重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整体语言运用能力上,没有体现出多元化,并且缺乏综合性。对外语课程的认知发生转变之后,我们同样可以参照语文课程考核的基本内容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外语模块的考核内容由教材所涉及的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相关的内容组成,形式多可以设计为客观题;专业模块的考核内容则涉及学生所选专业方向的实际案例构成主观分析题,或是考查学生取得资格从业证书的情况,如:外贸跟单员证、报关员资格证、翻译证、导游证、空乘资格证等;现代化技能模块考核内容则是凸显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实际应用、创新创业等职业综合能力的考评,如考评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各类型外语、职业技能大赛等的情况。

二、根据课程考核内容的调整,更新考核观念

考核观念的转变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基本要素。现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科教学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既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又提高大学生母语的应用能力及人文素质。改革前语文课程考核大都是一考定音、终考定音,即一纸期末试卷就决定学生的总体成绩,有的院校至多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更有院校不将平时成绩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这种考核观念根本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继而无法有效地达到课程教学目的。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与欣赏、表达、写作、思辨能力息息相关,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平时表现中,所以想要通过考核的手段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及母语应用能力,就必须改革考核观念,即树立学在平时、考在平时的考核评价观念。不但要加大平时各种测试的力度、频度,而且要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普通院校对语文课程考核观念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发展化和过程性的考核观念。所谓发展化,是指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和进度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多次考核,考核的项目可以是小测试、学生课堂展示、小组合作等,亦可以是学生参加实习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及各类型比赛的情况及取得的成绩。这样,学生的平时成绩所呈现出来的趋势就是不断发展的。所谓过程性,是指原来语文课程考核基本都是期末的一纸试卷,无法客观、全面地体现学生阶段性、过程性所取得的成绩,也无法体现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循序渐进的提升。因此,考核的形式可以从期末试卷转换为平时的口试、答辩、实践操作、撰写专题报告并进行课堂展示,提交合格作品、作业、学术论文等多种方式的结合。鉴于此,普通高校对于外语课程考核的观念应以体现考核的“发展化、过程性”为切入点,首先将课程考核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并将“过程性评价”的比重提升至占总评价的50%甚至更高,体现其过程性。然后通过对过程评估考核的各项内容进行量化打分体现其发展化。

主要包括:

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成绩(如出勤、作业、讨论、展示等);

2.课外活动成绩(如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活动、创新创业项目的次数与表现、校内外外语、专业竞赛的成绩等);

3.以外语能力水平考试,学习期间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等情况,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定。

如此改革不但有利于加强学习过程控制、督促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反馈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各项成绩的发展趋势。

三、根据课程考核观念的转变,改革评价方式

推行多种形式的成绩评价方式,是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重点。目前语文课程与外语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基本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期末成绩给予学生评价。这样就无法把学生过程性考核如参加校企实习实训,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各类型比赛的成绩客观、有机地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成就进行全面的评价。而《决定》中则涉及提倡普通院校围绕新兴产业技术改造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如此,拓宽评价渠道,建立多方参与化、全面性的主体评价机制成为改革的重点。改革后的语文及外语课程应是主考教师评定、企业,行业专家评定、辅导员评定、学生自评、互评、资格证书兑换学分等的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让企业、行业专家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践评价,可以深入了解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让校内外同行参与,可以促进任课教师与校内外同行在教学、考核内容上的交流,取长补短。将学生转变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此多方参与化、全面的评价机制一改往日任课教师“一支笔”、“一言堂”的评价方式,为实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借鉴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经验,笔者对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语文课程及外语课程各自的特点,参照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进行研究论述,旨在构建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市场、职业需求为目标,现代化技能实践为主体,集多元化、综合性、发展化、过程性及多方参与化、全面性于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黄霞.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9.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

[4]杨锐.弹性学习制度下大学语文类课程的教学改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

[5]张蕾.深化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

项目来源:西安翻译学院2015年度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J15A04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语文课程
从夯实“双基”到培养“核心素养”之变——简析近二十年语文课程目标发展演变之路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谈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与乡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