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阶段奠定学生良好的物理实验基础

2016-05-30 10:48张书军
南北桥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性实验教学

张书军

【摘 要】物理作为自然学科,学生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初中是学生打好物理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重要时期,因此要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19

实验教学虽然对物理学科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师生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对物理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起来,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中阶段是学生打好物理学科基础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引导学生有效进行实验操作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教学,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

一、将学生物理实验的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科学习,尤其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要进行实验,这是初中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的学习形式,因此学生对物理实验充满了好奇心。本人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之始,由于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了强烈的激情,积极的学习教师讲解的知识,并能够积极的进行实验活动。

然而随着学生进行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对物理实验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同时一旦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可能还会在心理上对实验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这就影响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实验的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实验学习产生长时间的兴趣,进而激发出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实验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积极的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兴趣的方法与技巧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实验器材教学

学生进行实验活动,首先要先学会使用实验器材,这样才能为整个实验活动的树立开展奠定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这样的一个教学误区,教师将注意力集中于实验本身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准确的掌握实验步骤,然而学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由于初中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比较欠缺,对很多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因此常常会因为在操作简单的实验器材时由于使用方法不当而导致实验活动无法顺利的进行。

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教师要对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教学引起重视。比如试管的使用方法、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等,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是学生做好实验的基础,尤其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如果学生不能有效的应用,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使学生从理论上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掌握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肩负着重要的教学责任,在初中学生的脑海里,实验还是一片空白,因此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将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验虽然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得出结论,然而学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实验活动。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一)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

实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要求,学生不仅要动手操作,还要用眼睛去观察实验现象,尤其对于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学生想要通过实验有新的发现,如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注重观察,那么即使产生一些新的现象,学生也难以及时发现。虽然验证性的实验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得出最终的结果,然而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依然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新的发现有可能推翻已有的理论,这就是所谓的创新。学生首先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同时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现象进行观察,并且对实验要进行全程的观察,很多实验现象可能稍纵即逝。

(二)引导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要进行观察,还要积极的进行思考。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而想要切实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思考去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多所得。一切伟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发明者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起重视。不管是观察还是思考,都对学生的物理实验产生重要影响,要求教师引起高度重视,不仅要在理论上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与思考的重要性,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四、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

想要使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只有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才能有更多的收获。然而目前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并不多,一些原本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可能学生无法进行实际的操作,尤其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可能以教师在教室简单的演示取代。为了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教师要保障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操作的频率,不管是简单的实验还是比较复杂的实验,都应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创造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料进行实验操作,拓展学生的实验渠道。学生利用生活中的资料开展实验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作为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重要知识板块,很多物理知识的学习要依靠实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及学生多种素质的提升也要依赖于实验,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实验教学引起重视,同时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该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为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学习及以后的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有效性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