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常规检查要更宽容些

2016-07-12 09:59韦清
人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应付教研员教案

韦清

多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都会对一线教师进行常规检查。我们这里各县区大致每学期一次,检查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基本就是审查教学计划,备课、听课记录,评课记录,作业批阅记录以及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记录等有形的材料,还有教研员推门听课、教师说课等现场检测。看着不是很复杂,但做起来却很麻烦,因为仅备课一项就包括单元备课、课时备课、集体备课,而且都有具体要求,特别是兼课教师,一人兼任若干门课程,严格按要求完成这些资料是一项极其耗时的工作。我就知道有这样的教师,他们形容此项工作是“不能完成的任务”,他们的解决之道是检查前加班加点搞突击,其中就难免造假、抄袭、复制,教师们称之为“恶补”。这样的检查让教师苦不堪言。所以,多年来基层教师对常规检查颇有微词,甚至颇为反感。

客观地说,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常规检查能检测各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概貌,从宏观上了解区域教育教学的推进情况,促进学校和教师有效落实教学常规,也为教研员深入学校指导提供依据,对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区域教育改革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这里各地区都配备了阵容强大的教研队伍,每次检查持续数十天,教研员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但为什么教师们一直不买账呢?教师们既然做了大量的工作,还怕检查吗?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是常规检查内容的繁杂和形式上的教条,完成这些常规材料的准备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不得不拼命应付,为了学校也为了自己在检查中多得分,教师们被迫去做,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很少得到应用,也无益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这么多的无用功,当然会招致教师反感检查,甚至抵触。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统一检查,有些教师或许就根本不备课,随意上课,尤其是那些督导乏力的学校,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其实,我所了解的情况是,如果没有检查,可能会有极个别教师偷懒,根本不备课;但绝大多数有合格职业操守的教师,备课是他们的基本要求,没有充分的准备,他们无法走进教室。

对那些偷懒的教师,应付这样的检查,他们总能找到办法过关,而平时能不备还是不备。对多数教师而言,检查还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据我了解,其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心理上的,这种检查让人有种不被信任的感觉。当然,这不是检查者的初衷,但教师们都多多少少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不对我们进行检查,我们就不好好工作了一样。不管是多年的老教师还是新入行的年轻人,选择教师这一行,多少都还会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而当自己面对那种怀疑和审查式的目光时,满心的工作熱情瞬间都会冷掉。

再有,既然是检查,就要有一定规程,这是理所当然的,如对教案的检查就有一套完整的要求。其实,很多教师备课时都会有自己的风格,甚至我知道有些教师会在备课本上创造一套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或图表,自己心领神会就好。很多老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真正有用的教案,往往都不是严格按条目要求、面面倶到的教案,那种对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几个典型学生做好了充足准备的简洁教案反而最有用,那些别出心裁、学生喜欢的好课,往往都是在抓好重点、放开次要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随机生成的,面面倶到的教案反而会限制个人的发挥。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对有些新教师,我也主张准备得要更完备一些,从开始到结束,最好能把每个细节都想清楚。但很不幸,现在的检查都是“一刀切”,更注重形式,教案如果简洁到条目不全的地步,那是很难合格的。为了应付检查,很多教师都会花不少时间写一套“全本”的教案,弄完后再去真正地备课,按自己的喜好、习惯和特点重新来一遍。

教师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很多花时间、花功夫的事都是在课表之外的。我感觉,做一名好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要有相当长安静的时间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再有,教师行业之外的人很难意识到,教师稳定的心情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他们在放松、专注的情况下才能上出好课。而教师们为了应付这种大一统的检查而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在紧张、被动的应付状态下,多数教师都无法做到放松和专注。

今天我们都在提倡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这样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一样,他们也需要一个宽松和信任的环境,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教学行为的主人。

猜你喜欢
应付教研员教案
Task 6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人间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