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转型

2016-07-12 09:59本刊编辑部
人民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转型

本刊编辑部

教研向何处去?

这是近年来一直困扰教研系统的问题。

教研是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密码”我们的教研制度,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支超过10万人的教研员队伍,建立了完整的四级教研网络,形成了有效的、体系化的教研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经费投入等原因,各级教研室有的成了“考研室”有的成了教育行政的“秘書”,有的力量薄弱甚至形同虚设。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主要标志的内涵发展新阶段,教研的整体转型迫在眉睫。

关键是如何“转”。

全国教研一盘棋。教研转型,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的主动探索与实践;需要各级教研系统和教研人员更新观念,找准转型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教研内容、教研管理机制、教研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上发生改变,在传承中实现发展与创新。

在这个过程中,教研系统既要有为决策服务的意识,成为行动“智囊”更要面向学校,面向校长、教师、学生,提高教研的广度、深度和专业力度,做课程落地的“转化者”和学校、教师的专业“领跑者”。

教研员是教研转型的执行者,求新求变的教研需要教研员的自觉担当,在呼唤教研员专业标准的同时,教研员应当在教育观念、专业素养、研究能力、服务精神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磨炼新的“教研素养”以高品质服务区域和学校教育改革的多样化需求。

教研转型成功,基础教育才会更有活力。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