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2017-01-20 09:11吴幼凤姚秀娥沈雅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患肢置换术外科

吴幼凤 姚秀娥 沈雅华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吴幼凤 姚秀娥 沈雅华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到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结果95例患者中,排除4例合并基础疾病较多、1例老年痴呆配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外,其余90例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13.0±1.4)d。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提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FTS)主要是按照循证医学证据,来降低患者心理、生理应激,以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关节置换术可以恢复运动水平,确保患者重返社会,展开正常生活。但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卧床,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我院大量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并且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接收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5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58例,男性37例,年龄59~93岁,平均(73.0±2.3)岁。行全髋关节置换63例,半髋关节置换32例。均采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2]。

2 方法

2.1 密切观察生命征变化

术后每 1 h 记录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一次,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尿量及患肢远端的血运、感觉及活动等。髋关节置换失血多,手术创伤大、极易造成术后贫血。在术后应用加压、冰敷包扎多类路径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术后出血。如果术后贫血难以合理的纠正,极易制约着患者的预后。依据国内围手术期输血专家共识,在必要的情况下,展开输血。如果患者出现身体不适或精神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并停止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2.2 术后早期恢复经口进食

据相关的研究证实[3],早期进食,能够确保胃肠的尽快恢复,术后患者需要尽快恢复经口进食,以期最大程度上减小感染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将住院时间缩短。在进食时,将床头抬高40°,避免窒息或者误吸,关注患者饮食现象,询问胃肠等不适情况,引导患者展开腹部环形按摩,确保胃肠蠕动等。术后清醒后需要及时的协助患者饮水,如果没有发生呕吐、恶心等不舒适的情况,需要适当的进食半流质、流质食物,向普通饮食逐渐进行过渡。

2.3 术后康复护理评估

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除需考虑到疾病本身外,还应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手术方式以及对康复治疗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及早介入并进行术后护理评估,有助于按计划实现短期康复目标。

2.4 术后及早拔管

本组患者术后即开始夹闭导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直到术后第1天早晨便可拔除导尿管,目的是减少泌尿系统感染和尿潴留的概率,早期拔除引流管、尿管,在保证不出现并发症的前提下,需要在降低患者的不适感的同时,防止对患者的功能锻炼造成阻碍,避免给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造成制约。另一方面,在术后需要充分止痛,这也被作为早期下床活动的关键以及基础保证[4]。

2.5 术后给予充分止痛

早期开始镇痛,包括静脉、肌注、口服等多模式联合镇痛。疼痛不仅影响术后康复,也会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围手术期镇痛理念更新,追求无痛,提供无痛护理。术后患者常因疼痛而拒绝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带来了困扰。为此,术后给予有效充分镇痛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的前提。故对本组患者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除 1 例 患者因心理因素害怕活动,其余患者均能配合进行早期的肌肉收缩锻炼和关节功能活动锻炼,达到了预期康复目标。

2.6 预防下深肢静脉血栓(DVT)

DVT是髋部及膝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5]。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点是多加鼓励患者展开术后早期活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帮助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避免肌肉萎缩,帮助患者的尽快恢复[6]。

2.6.1 床上康复训练 术后第1天置予平卧位,两腿之间置梯型垫以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外展 20°~30°,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不同时期的康复和活动计划,术后6小时,即可进行仰卧位锻炼,在康复治疗师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腘绳肌训练,臀肌收缩运动,术后第2天,将床头抬高20°~30°,除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强化上述锻炼次数之外,还需要促进患者展开屈髋运动、被动屈膝,自行穿上衣、进食、漱口、擦脸等活动,术后第3天,进行坐起、坐床边,床上转移训练及上肢日常活动练习,坐位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还要开始进行抬臀运动、直腿抬高运动。术后第4天,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重点是加强患侧下肢不负重下的主动运动,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主动的患侧髋、膝屈伸功能锻炼;屈髋度数可达到45°,半坐时间可延长。尽早的锻炼,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提高心理满意度,恢复生活功能,加快出院时间。早期活动并不增加假体松动的风险[7]。

2.6.2 早期下床活动 早期下床活动能够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术后并发症。行走前需展开起床“三部曲”,也就是平卧30 s,没有发生头晕就坐起30 s,没有头晕就站立30 s,是为了避免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跌倒,在行走时,若是出现两眼发黑、头晕、胸闷、气喘等一些不适症状,便需要及时暂停练习,就地休息。离床康复训练 术后5~6天,如患者病情平稳,坐位时若未出现头晕等不适,就可在护士帮助下进行离床功能锻炼,此时患肢不负重,用助行器协助床边站立,时间不可过长。离床第2天,如站立无不适,就可使用助行器进行床旁行走,随着离床天数的增加,患者步行距离和时间逐渐延长,但每次仍不超过 30 min,且全程应由医生评定,护士或家属在旁边陪伴以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关于患肢的负重时机,用非骨水泥固定型患者传统观念认为患肢需在 6 周后才能全负重,而骨水泥固定型患肢术后即可早期负重,但随着假体生物材料及设计的不断完善,目前很多学者认为非骨水泥固定型患者可与使用骨水泥固定型患者一样在术后即可早期进行负重训练,这需由手术医生依据术中所采用的固定方式具体决定[8]。

2.7 出院前康复指导

在站立或者床上的情况下,坚持按照出院前训练路径展开训练,逐渐强化训练的强度、时间,避免关节疼痛或者肿胀。与此同时,不能坐在椅子上把身体前倾。不能屈髋大于90°,不能弯腰捡地上的东西。另一方面,针对日常活动指导,即:引导合理更衣,在穿裤时需要先患侧后健侧,穿袜伸髋屈膝展开,穿无鞋带的鞋,注重日常个人卫生,不坐矮凳,在洗澡的过程中,注意防止髋关节过度屈曲。能够展开日常家务,同时最大程度上防止剧烈的体育活动或者干重活。强调做到三不:不做盘腿动作、不负重、不坐矮登子。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预防各种感染,术后第1、2、3、6、12个月进行复查。

3 结果

95例患者中,排除4例合并基础疾病较多、1例老年痴呆配合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外,其余90例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0±1.4)d。

4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主要是贴近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将患者作为中心,通过重视心理护理、展开多模式镇痛护理来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作,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术后早期进食、有效充分止痛、早期下床活动,同样可以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具有安全可行性,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是快速康复理念中的主要步骤,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1] Li J S. Systemic cognition to connotation of FTS[J]. National Med J Chin,2007,87(8):515-517.

[2] 张卫华,刘芳君. 快通道麻醉在加速快速康复食管癌外科理念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1,24(2):159-161.

[3] Kehlet H,Wilmore DW. Evidence-based surgical care and the evolution of fast-track surgery[J]. Ann Sury,2008,248(2):189-198.

[4] 朱桂玲,孙丽波,王江滨,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4-265.

[5] 谈小芳,徐群,何斐英,等. 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18-620.

[6] 华莹奇,张治宇,蔡郑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9):1505-1508.

[7] 熊剑秋,李昕华,丁丽,等.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报,2009,16(5):43-44.

[8] 燕铁斌. 康复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1.

Application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WU Youfeng YAO Xiu’e SHEN Yahua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Zhangzhou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Methods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95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was applied to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ultsAmong the 95 patients, 4 cases were excluded with more underlying diseases, 1 cases of senile dementia with poor compliance. The remaining 90 patients had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ll of them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13.0±1.4) d.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in patients of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can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reduc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is improving.

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rehabilitation 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7)23-019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95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骨科,福建 漳州 363000

猜你喜欢
患肢置换术外科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