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2017-04-08 12:26魏琼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语文

⌾魏琼昭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魏琼昭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对语文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创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新课标第一次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强调语文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进一步体现了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初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面对新的变革和挑战,不断进行新课改实践教学,积极创新,大胆超越,积极践行新课改精神,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语文教学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和评判者,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平等对话的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有效地组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自求理解,自获结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对话,更多的发挥多重对话中的组织作用和启发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充分地发表意见。这一角色很像电视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自己并不滔滔不绝地发表见解,而是千方百计地让现场的来宾和观众畅所欲言,而且也不追求最终形成统一结论。当然教师的角色与主持人也有差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参与对话讨论,对于学生认识上的明显偏差,也应该给与必要的评说与指导。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目标具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语文教师必须打破通常的习惯做法,摒弃原来的思维定势,实行多元化、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发现是学习兴趣的显性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语文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感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没有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只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状态之中,对于所学内容只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应注意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根据已有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对于课文中的一些事件、人物、场景等用比较迁移的方法,特别是一些语言上的着力点、着眼点、着重点,正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更应该细细揣摩思索。引导学生从陈旧、单一的学习方式中走出来,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提升。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是一门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它所包含的文化和魅力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对于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课文,可以让学生排练成短剧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充分把握作者感情及人物特点,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理解呈现给大家。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主动参与进来。另外,也可以分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课堂分组辩论也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又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一些书法展,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也可以开展班内作文竞赛,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丰富多彩的课堂模式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也是在学校中需要学会的事,也是老师要教会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现在很多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已经够看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屑于与他人合作,这样的想法太过于自大,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也许困扰你很久的事情会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

合作是要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老师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的想法,同时,要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建小组的时候,不能随意的分配人员,要根据学生的相关情况,做相应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小组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能够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注重课后反思,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教师来说,除了教学设计上的思考,还要有教学后的反思。教后反思是教师课后的认真总结,把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不足,疏漏之处或本节课的经验及时记录下来,反馈于下一节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还能促使教师积极探索先进的教法、学法,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很多不必要的负担。写好教后反思,也有利实现创新教育。教师若能对自己上的每节课都来反思,如反思环节设计、语言启发性、对某生的态度、学生提出某个问题、教师给出解答是否正确、对突发事件处理等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很好地记录分析原因,作为下次上课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来指导所上的每一节课。如此循环往复,教师就能不断超越自我,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门学科的教学理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中语文将自主、合作、研究的教育理念加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至关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情况革新教学内容以及方法,展开各项充分趣味性、互动性的语文教学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甘肃省兰州交通大学东方中学 7300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