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7-04-08 12:26胡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效率语文

⌾胡成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胡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探寻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问题;解决策略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封闭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一节课时,教师为了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指定学生学习的方向,课堂上,总是学生被老师牵着走,这样由教师指定的一厢情愿的目标,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去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学生怎么会乐学、愿学?又怎么能学得好呢?

2.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基石,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虽然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效却很低,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的课堂教学由于重工具而轻人文,忽视了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性的特点,没有认识到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着重向学生讲解字的笔画、结构和词义,以及文章的段意等,而忽略运用方法的讲解,只注重据事论事,而不加以引申。

3.课堂教学趣味性不强 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寓学于乐的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打造趣味课堂。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还存在趣味性不强的情况,这就导致课堂教学难以使学生很好地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的乐趣,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转换教师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能动力量,调整、改造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但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并未达到这一要求,要么过度给予学生自由,要么仍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显然,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学生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一方面,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主演变为课堂导演,由课堂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如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并不等于放任学生不管,教师只是由课堂控制者变为了学生学习的监督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仍要起到点拨、启发、引导、监督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潜在动力和前提。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有科学家研究也表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获得知识的欲望提高二倍,同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三倍。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充分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爱学,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例如,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文时,老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灿烂的历史文明,从而引出埃及金字塔。在介绍埃及金字塔时,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探索埃及金字塔的视频或者相关电影,让同学们对埃及金字塔产生浓烈的兴趣,从而开始正文的讲解。这样,通过多媒体引入新课,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帮助了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知识学习,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注重学生个性,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而且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科目,由于知识繁杂,学习任务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走入“一刀切”的教学误区,忽略了不同学生的诉求,导致教学质量较低。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和潜在的学习欲望。

(1)教学计划应注重学生个体。注重学生的个体,是要求授课教师应该看到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及知识储备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例如,授课教师在指导学生某篇作文写作时,应该在作文点评时,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素材积累水平、语句问题、名言警句运用、段落构建、中心思想表达等不同方面的问题,掌握学生在不同方面问题所占人数的比例如何,从而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指导方案,继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短板”,间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目标应清晰、适当。虽然课堂效率的提高是困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创新和改革,甚至是制订不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知识的积累并不是立竿见影的,特别是小学高年级语文知识依然处于整个语文学科的积累阶段,因而每一节课堂教学都要稳扎稳打。

总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应当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序推进。当前,面对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面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车拉学区代家庄小学 748500)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效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如何发挥编辑的主体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