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7-04-08 12:26吕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吕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吕萍

本文主要根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指出阅读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以供同行人士参考借鉴。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引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阅读知识,更要传承中华民族文明,让学生了解阅读的技能及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阅读兴趣。但实际学目标设计中,依然存在设计过于追求面面俱到,设计内容不清晰及设计逻辑混乱等,达不到应有教学效果。必须要及时找出阅读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有效优化策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内容过于追求面面俱到 当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一个特别显著的问题便是过于追求面面俱到,分不清重点。语文教师尝试在有限课堂时间里灌输太多内容:不但要求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而且要掌握景物特征描写景物手法,还要了解比喻等修辞手法作用……如朱自清《春》的教学目标设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认真感受课文优美、生动的词藻,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还要掌握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描述。”通过这个目标设计案例,我们可以发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设计目标真的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实现么?笔者认为,语文教师为尽快完成这些教学讲内容,将原来由学生回答的问题直接将答案进行讲解。这使得学生没有时间阅读与思考,也没有在本课中探析及讨论时间,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而且还降低了语文教学成效。

2.目标设计不够明晰 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开展,对于教学目标设计中概括性的内容,需要细化成简单、明晰的内容,而不是笼统地照搬教学参考目标。教学目标设计属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其表述的不够明晰,会导致教师在一节课中讲解了诸多内容,而学生却毫无所获,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有所降低。

3.逻辑不清 目前,许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逻辑不清现象,如有些教师将《岳阳楼记》教学目标设计为:“学会自读文言文,理解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的豁达胸襟以及远大理想。积累守、夫、具、备、然等文言词语”该教学设计案例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问题,第一个教学目标是对文章写作特点分析,第二个目标是感受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个目标是对文言词语积累。而在正常阅读教学中,首先应该对文言词语理解及掌握,分析文章写作方式,更好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抒发的思想情感,而在上述案例中的教学目标的教学顺序特别混乱,缺乏逻辑性,这样会降低教学效率,导致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文言文知识及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注重文道统一 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自身教学能力,把握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一篇文章中通常涵盖着一定的思想内容,不论是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亦或是说明议论,抒发感情,这些景物、事件、议论、感情之类,不但展现文本内容,而且也蕴含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设计的阅读教学目标应该立足“文”与“道”两个维度,“文”主要表现的是知识与能力,“道”主要表现了精神思想及价值观。语文阅读教学既不可以脱离语言文字讲思想内容,又不可以摒弃思想内容讲语言文字,需要有机结合、文道统一。如韩愈《马说》,采取托物寓意写法,将深刻思想寓于具体文字中,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对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进行描述,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来揭露其才能被埋没的主要原因,表达了悲愤之情。用“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来描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对统治阶级嘲讽,所以对本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时,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文中语言理解 “寓意”。

2.要落实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取得成效,需要做到下述几点:第一,学生参与要有效。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第二,教学的内容目标设定要明确。只有相对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够更好的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落实。第三,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掌握词句及方法,并思考、想象、接受文章情感熏陶。第四,教学目标设计时讲求“多维”,这直接决定教学评价的“多元”,不但要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评价,而且还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及过程、理解的情感及价值观加以评价。教师在与学生交流反馈时,不但要关注学生答案正确性,更要关注学生得出结论、答案的思考过程。

3.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培养。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应引入合作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是针对文章中语言的空白处想象。教材中有许多文章里的人物语言会出现或略写或不写,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空间。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吞吞吐吐地回答别人的嘲笑的语言描写,可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省略号中的空白点,想象孔乙己当时尴尬与痛苦,理解人物悲剧命运。二是针对阅读教学中争议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如《愚公移山》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古今现实,抓住 “愚公”与“智叟”这两个人物,打破传统意义上单纯颂扬愚公精神评价,让学生各自发表看法,培养创新思维及探究精神。

三、结语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担当着传承中华民族文明、培养学生基础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责任。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及学生语文水平发展。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及教材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教学能力,注重文道统一,落实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1]庄亚芳.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D].辽宁:盖州大学,2011

[2]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

四川省平武县南坝中学 622554)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