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08 12:26王翠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师

⌾王翠玲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王翠玲

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语文教学内容具体化,学生容易理解教学内容,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生活领域和学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比较常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受到很多教师的关注。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打破地域界限,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是繁琐的零碎的,有时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如果语文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话就会方便很多,有效很多,那么接下来就来浅谈一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1.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环境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对于学习来说,学习环境也就是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避免枯燥的口述知识,可以展现情景和画面,使语文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课堂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全方位的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动机。比如《西湖》这篇介绍景点的说明文,文中主要是描述了杭州著名风景区西湖的美丽景色,像这种景色类的文章,如果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只靠教师的“一面之词”,听着教师的理论描述,看着课本文章的词句和插图,定然想象不出是何种的风景,想象不出那清澈秀丽的西湖,想象不出充满仙境的圣地,自然也体会不到像文章讲到的那种优美,也不利于学生理解这篇课文,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是不同的,语文是纷繁复杂博大精深的,教师墨守成规的枯燥的讲述课本中的内容,学生是不会学好学透语文的,而且也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便成了不可或缺的辅助语文教学的手段。多媒体可以显示文字、图片、图表,播放音乐、视频、课文朗读等等,具有信息量丰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呈现给学生,把抽象转化为形象,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觉,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比较难以理解的课文段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大多是教师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比较被动,不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前作业,在正式讲授课前,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做好预习,自己先解决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课前掌握好一些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自然有底气,也有积极性去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老师心情也会愉悦,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教学,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大大的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

3.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可以很好的认识事物,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观察训练,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述《日月潭》这篇写景抒情的课文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放一些关于日月潭的视频,让学生观察,然后针对视频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比如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日月潭不同时间的景色如何,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这些问题,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描述的,仔细体会作者对事物是如何描述的,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文情境,为教学做好铺垫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小学生年龄小,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很愉悦的去学习去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回声》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山谷静悄悄》一歌,歌中唱到山谷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用歌曲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在学生认真欣赏歌曲时可以引入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山谷会发出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的声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回声”。这样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刻板,教师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思考中学习是最好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而,课堂提问只能照顾到个别学生,一些没被提问到的学生甚至都不去思考,非常不利于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兼顾到每个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让每个学生都去思考。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性趣,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学习时间,先让学生进行自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学习提示,让他们带着问题在浓厚的兴趣驱使下一边自学一边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很多问题投影到大屏幕上,比如“颐和园长廊的特点”“长廊几千幅画没有任何两幅是相同的说明了什么”“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表达了什么信息”学生通过自学时的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各抒己见,都参与到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会使课堂教学效果成绩斐然。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注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化教学思想。教师要改变自己只是知识讲授者的认知,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的身份。学生也要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多媒体从只是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的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特点很多,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有很大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过虽然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优势,但是也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依旧不能忽视,教师的语言、板书等仍然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部分,教师一定要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充分发挥出引导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小学生一般是依靠感性的认识进而得到思维的能动性,创设情境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当课本中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时,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本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决定了学习的高度,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将多媒体技术和小学语文教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对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给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欣欣向荣。

[1]刘明.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胡茹芳.借助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情趣”飞扬[J].考试周刊,2011(23).

[3]白健.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N].延安日报,2011.

[4]马晓燕.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N].学知报,2011.

王翠玲,女,1982年12月生,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人,现就职于景泰县第六中学,小学一级语文教师。

甘肃省景泰县第六中学 730400)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