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7-04-08 12:26韩文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教具数学教师小学生

⌾ 韩文玉

浅谈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 韩文玉

数学兴趣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数学教师应重视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本文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几个方面谈了数学教师怎么进行小学生的兴趣培养。如果数学教师做好了这些工作,数学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亲和力;生活化;兴趣;数学教师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老师感情的疏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尊重喜欢老师,才会以十足的干劲来学习老师的功课。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所以老师只有身体力行,时时做学生的表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次,爱每一个学生,来赢得所有学生的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做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教学中,要坚持奉上一片真情,献上一片爱心,让每一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阳光。在爱的天平上,从不放上偏见的砝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信赖和爱。

学生愈是信赖老师,就愈是容易将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要求。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真心爱护他时,无论是耐心的诱导,还是严厉的批评,甚至必要的斥责都是有效的。当师生双方都处在积极情感状态时,便会产生感情的“合流”,课堂上将出现一种协调、自然宽松的气氛,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欣然接受,甚至会主动探索新知识。由此可见,学生爱自己的老师,才会爱上老师的课,才对老师所交的学科有兴趣。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一是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好自身的教学状态,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板着面孔,使小学生心里上造成压抑,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二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语,数学教学本身的用语大多是数字,这些数字显得乏味无趣,容易使小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用微笑的脸庞、温和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感到疲惫,还可以适当幽默的比喻激发兴趣,在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时,用一些幽默的比喻,这样不仅能调节气氛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小学生,小学数学的抽象和逻辑性很容易让小学生们感觉难度大,容易放弃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开展各种小活动,加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去学习知识,这样具体的操作,更能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开展各式各样的小游戏,在小学生的心理,耍依然是他们的主要中心,怎样将耍结合到学习中来,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数学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游戏,使小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学中有玩,玩中有学;五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保持新鲜感。

三、运用教具、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身比较枯燥,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要求较高,只凭用嘴巴叙述,不易理解,学生听起来也觉得无趣。如果利用教具、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问题变明了。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单纯画几个图形是不够形象的。应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一数、画一画,通过具体感知,使学生能够由实物抽象出图形,这样就将课本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同样在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只在黑板上画上个长方体的草图,就介绍棱、面、顶点,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这样做是不够明确的。如果拿一个模型或实物(如砖块),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棱、面、顶点,数一数他们的个数,这样不但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记忆,学生也感兴趣。因此教师不要怕麻烦,根据教学内容制作适当的教具或多媒体软件等,这样能使枯燥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有兴趣学习。

四、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怎样巩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还是在教师,兴趣的产生和深化都不得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学中应做到:

1.排除障碍 只有当学习不成为困难时,不成为负担时学生才爱学,其对学生的兴趣才会巩固。因此老师要预见学生接受知识作业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可能发生的思维障碍。因此,在一年级的时候要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于低段学生要多采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因为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性,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让他们在点滴进步中逐步克服困难,消除学生对数学题畏难的心理障碍,从而建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2.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表现在很多方面,有身体方面的差异,也有心理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认知风格之间不存在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某种信息加工方式的偏爱,它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区分不同的认知风格,对因材施教有重要意义。老师一方面要注意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要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过程,教学过程及是不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好疏导工作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教学随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仅把握好教材难点,还要有意识地疏散难点。让学生多一些感性认识。这样适时疏导能扫除学生不正确的思维定势。帮助他们减少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延长下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把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轻松学习之余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是一名教师的责任。学生素质的提高,学习氛围的制造,教育事业道远,需要我们更多的参与并投入其中。

甘肃省临夏县大滩涧小学 731804)

猜你喜欢
教具数学教师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我是小学生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