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讨论法的应用探讨

2017-04-10 22:14区伟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初中物理

区伟柱

摘要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讨论教学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教师的充分关注。文章首先对讨论教学开展了详细的论述,继而剖析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讨论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讨论教学 初中物理 应用措施

一、讨论教学综述

就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而言,讨论教学是其中相当关键的内容。所谓讨论教学,也就是说以教师为引导,使全体学生根据一个核心问题阐述个人看法,继而开展互动教学的教育模式。讨论教学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的优势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语言表述等给予高度关注[1]。就开展讨论教学的教师来说,需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储备。能够依照教学大纲所指引的方向,完成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使其形成健全的知识体系,继而达成教学目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借助科学的理論和措施,将教学内容精准的传递至学生处,使其能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强化物理教学的水平。物理学科同其他学科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环节,教师既要将教学内容传递至学生处,又要使其彼此形成互动。如此既能够使学生形成共鸣,还能使其形成学习热情,强化学习效果。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的意义

讨论教学的优势十分突出:能够彼此启发,彼此补充,汇集多方资源,继而对知识形成较为全面较为科学的理解。凭借讨论,能够开放思想,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共同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剖析问题和描述问题能力的提升。针对物理教学来说,讨论有助于学生思想的开发,强化理论同实际的关联。同时,论讨教学往往会出现若干新问题,推动教师不断提升。

新的课程标准为物理教学设置了两大全新目标:(1)把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置于同等地位;(2)对教学实践和教学措施给予足够的关注。唯有把上述两大目标有效融合,方能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水平。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一定要把对学生的培养置于更高层次。教师应当在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状况下,尽最大可能顾及到每位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内心期许,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优化发展。讨论教学是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实现全方位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讨论教学能够同初中生的内心加以有效融合,并借助初中物理教材,从更深层面剖析知识内容。

三、讨论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措施探究

1、构建自由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教学环境可以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求知心理,自由而轻松的教学环境既可以给学生以快乐求知的感受,又能够激发其无所畏惧的讨论热情[2]。众所周知,兴趣是带领学生完成知识获取过程的最佳教师,而教师的言谈举止是推动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应当构建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形成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其切实感悟到物理教材当中蕴含的奥妙,从而学会利用教材、剖析教材以及完善教材。唯有借助对物理教材的利用和剖析,方可使学生对自身形成清晰的认识,继而持续点燃其学习热情。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浮力”一课中,教师出于构建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的考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帮助大头针浮于水面”的教学游戏。每组学生都分得一个盛有水的玻璃槽和若干枚大头针,并利用实验设施尝试使大头针浮于水面,经过几次失败后,学生开始寻找可以让大头针浮起的辅助物品,继而开展有关浮力的探讨。如此,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初中物理知识形成持续性的热情,继而点燃对物理知识的获取兴趣,持续充实自有知识结构,继而强化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2、合理划分教学小组,掌握讨论进度

在划分教学小组时,应当根据自愿原则,通常为四人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力”一课,为了探讨物体的运动是否要依靠力的作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组,同时要尽量做到组内成员的彼此互补以及组间的水平均衡。然后为学生留出5-8分钟的自由讨论空间,在讨论结束后带领学生结合讨论的状况,分享自己对问题的感悟和领会。此种教学手段既能够使学生有效分析问题,又能够使其了解到问题的现实性。尽管上述教学手段较为简单,然而能够使学生获取充实的感悟和收获,从而尽可能地强化教学效果。在让学生自由讨论时,教师可以依照具体的状况(学生讨论的热情程度、问题解决的程度等),适当的调整讨论时间,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3、科学设置讨论问题,明确讨论核心

问题是讨论教学的关键,科学的讨论问题既可以深化知识的实践,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通常来说,问题的设置应当依据如下原则:首先,问题的设置应当具备一定的悬念;其次,注重已有知识同新知识的关联;再次,有一定的讨论空间。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性问题开展讨论教学。首先,用手推桌子上的木块,使其由静止到运动,然后将手拿开,木块立即静止;其次,用手推桌子上的木块,使其由静止到运动,然后用力将其推出,木块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恢复静止。通过实验的对比,使学生的脑海中出现诸多猜测,由此可以引发其激烈的探讨和深入的探究。

总而言之,将讨论教学融入初中物理教学时一定要有匹配的教学氛围和讨论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需要有效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措施,主动构建匹配的教学氛围,设置讨论内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多角度进行讨论教学。教师选用的讨论法一定要能够使学生顺利的融入教学实践,唯有如此,方可使学生轻松地、愉悦的融入教学实践,由被动的关注转为主动地获取,从而实现创新意识的有效提升。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在将物理知识传递至学生时,实现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讨论教学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相当关键的作用。文章分别从“构建自由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讨论热情;合理划分教学小组,掌握讨论进度以及科学设置讨论问题,明确讨论核心”三个方面阐述了讨论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以期对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藏香平.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22.

[2]许文林.关于生物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认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30-31.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初中物理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