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探究为主的课型 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

2017-05-17 17:52吴宝菊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吴宝菊

摘 要:探究式教学中要领悟新课程的三维一体化目标,关照个别差异,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注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并用的学习方式:“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打好佬。”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实验就是要让学生手、脑并用,把学生的情感、认知、动作等各种心理活动合为一体,能自我构造自己的知识系统和动手能力,在探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探究的课堂中享受工作的乐趣。

一、领悟新课程的三维一体化目标

如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的掌握,探究能力的培养可以逐层递进。在八年级(上册)时,最初的几个探究实验都是非常简单的、定性的,例如探究“聲音的产生和传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这两节里,学生经历了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探究实验,但是学生对探究还是比较生疏,并没能对探究的方法熟练掌握。在之后的“光的折射”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把本节课改为探究实验:

首先通过树林中的光束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再让学生拿出桌上的玻璃砖和激光手电筒自己实验,观察光束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路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从这个现象想到了什么?”

探究(一):观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画出来。

1.学生猜想,并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猜想的传播路径。

2.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确定可行方案。

3.进行实验,画出光的传播路径,并与自己的猜想比较。

4.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可以看到光的偏折现象,告诉学生,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并且让学生自己得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折射规律。

探究(二):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

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讨论交流:老师投影学生作图的情况。

3.实验验证:学生观察到光最终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的光路。

4.学生交流得出折射规律并且总结出,无论是从空气斜射向玻璃还是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折射角与入射角是不相等的,总是在空气中的角大。

我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

1.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物理现象对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对今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坚实的后盾。

3.让学生真正学会应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为了探究而探究。

到八年级(下册),学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课中,先提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每逢下雨天,去上学时,父母都会叮嘱“雨天路滑,小心慢骑”的话语,对于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联系刚刚学的摩擦力,想一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摩擦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问题: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再由学生提出猜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大小、压力大小、运动速度等,然后设计实验,在设计实验中学生首先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时,要控制相同的木块在相同的木板上滑动,但要改变两次滑动的速度。

再进行实验,这个过程中,学生合理选择器材,一个因素一个因素的探究;最后讨论,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的结论要比老师在上课时直接告知定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不容易遗忘。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

并不是只有优等生才有能力进行探究,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去,尤其是在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鼓励和关注,使他们对物理实验探究充满信心。

三、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探究中的合作、讨论、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体现出各自的能力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他们完成一个学生很难完成的复杂的探究过程。

四、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连贯性和艰巨性

探究学习能力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引导的,常常需要反复讨论,反复探究,反复引导,不必强求一两次就能水到渠成。

五、注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要求

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探究活动主要是以整体的观察、对常见物体的测量为基础,对物体及其属性的验证进行描述,进行分组和分类的活动,思考物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要学会采用简单的工具收集数据,并学会以图示方式或书面方式总结和交流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进入初三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如学生除了应该学会系统的观察外,还应该能够进行精确的测定,并会确定和控制变量以及在此基础上预测和构造模型,如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并分析滑轮组机械效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总之,探究式学习不局限于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也不局限于一堂课或者某一门课。学生应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得到科学方法、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1.

[2]马贵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探讨[J].历史教学,1993(7).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