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教 以“探”促学

2017-05-18 10:01吴建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有效教学

吴建民

【摘要】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构建,强调学生为主体地位下,教师“问”的有效性,学生学的探究性,进而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盘活课堂教学。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从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两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情境 探究式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58-01

“问”是艺术,更是教与学有效构建的重要支撑。语文教学的演绎,应着力于教师的“问”、学生的“探”,进而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盘活僵化的语文课堂。语文不是枯燥、单一的汉语言知识,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文化故事、文学名著,也有鲜活的人物情感,这些都可以在教师的“问”中演绎,在学生的“探”中内化成为学生的汉语言知识。有效语文教学的构建,“问”、“探”是重要的两大支撑点。夯实“问”的引导性,拓展课堂教学;引导“探”的方向性,活跃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应突出教学的“顺畅性“,也就是教学导入应循序渐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态都是直奔教材,生硬的知识灌输,弱化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谈何探究性学习的激发。为此,教师应善于以“问”导教,通过“问题+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带着小小的兴趣、小小的好奇进入课堂学习,进而在“问”的不断演绎之下,将兴趣逐渐放大,将探究的心理逐渐激活,并最终成为学生有效探究性学习的驱动因子。

在《香菱学诗》的课时教学中,教师不是直奔教材、拿起教材朗读、分析、解读,而是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之上,首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在此基础之上,将教学分成若干板块(初识香菱、深读香菱、香菱悲歌),带着学生循序渐进地走进教学内容。从识到思,再到领,成为了课堂教学“问”与“探”的两大外在表现。

在“初识香菱”的教学板块中,教师的“问”,更多地是引导学生了解香菱:了解香菱的性格、了解香菱为何学习。

教师:香菱学诗,这个姑娘为什么要学诗?(用文章中香菱的话回答)

学生: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教师的第一个问题,既让学生理解香菱学诗的动机,也从香菱的说话中,对香菱这个人的性格有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香菱,教师的问题应进一步立足课文,深入引导学生。

教师: 在这就话中,香菱说自己学诗的态度是什么?

学生:顽。

教师:这个“顽”实质是哪个wán字的意思?

学生:是玩耍的“玩”。

从香菱的这句话的分析,我们对于香菱有了大致的了解,从学诗的态度、谈吐之间的措辞,可以对香菱性格有一定的认识。

在“深读香菱”的板块中,教师的问题更多地是围绕香菱的性格、态度等展开,引导学生对香菱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丰富的人物性格、多元的人物特质,都需要进一步了解。因此,教师的问题可以是:

(1)在作者笔下,在别人眼中,在我们读者心中,觉得香菱学诗学得很苦,那她自己觉得苦吗?

(2)文中写了香菱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笑,共计15次,下面我们就通过其中的三处有代表性的笑来了解香菱,看看她因何而笑,笑从何来?

由教师的“问”,就可以知道,问题指向于香菱学诗的状态,通过状态的深入解读,进而更好地去认识香菱的性格,人物的内外形象可以更加丰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之下,在情感上走进香菱,香菱的“苦”、“笑”,都在学生的情感投入中,有了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对香菱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解读的兴趣点,这都将为“香菱悲歌”板块的探究性学习埋下伏笔。

在“香菱悲歌”的教学板块之中,教师的教更多地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香菱的“悲歌”是如何演绎的,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带领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播放《红楼梦》片段,让学生们带着情感,走进悲歌演绎下的香菱。与此同时,教师创设问题,让问题情景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教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字形容香菱的命运,你会用哪个字?

学生:苦、惨、悲。

教师:香菱的命运非常不幸。她先后经历了被拐、被卖、被虐的遭遇,按照常理来说,她应该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来学诗,那她学诗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香菱从小被拐卖,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沦落为呆霸王薛蟠的妾,饱受折磨,所以她想通过学诗写诗来排遣她心灵的痛苦。

从教师的“问”,学生探究后的“答”,可以发现,学生们的情感在发生变化,学生对香菱的认识在深入,课堂教学氛围活跃。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构建,是教学方法优化与调整的过程,强调在“生本”理念的践行中,构建开放式课堂环境,搭建多元化教学形态,通过以“问”促教、以“探”促学。

参考文献:

[1]唐金华.以智慧之泉浇灌高效之花——探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模式[J].文理导航,2016(07)

[2]王芳.高中生物有效互动教学研究——以探究教学为例[J].生物技术世界,2015(02)

[3]孙艳青.初中语文“以写促读”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教师教学),2013(04)

[4]何晓梅.以学带教 以教促学—初中语文阅读主体性教学策略探析[J].才智,2015(11)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问题情境有效教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