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探讨

2017-05-23 10:17胡利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生态价值观是指通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情感,从而愿意通过周围的生态环境去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着诸多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挖掘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生态认识,培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及情感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策略

G633.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渐推进,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怀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来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大自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周围的一切,同时感染身边的人,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養进行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培养原则

1.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对事物的态度,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指导,逐渐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渗透。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或是课外活动中,都可以逐渐的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这种循序渐进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逐步灌输,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

2.教材资源与生态环境现象相结合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人文性及工具性等特点,其特点决定了其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脱离不开生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资源与生态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充分的挖掘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生态环境内容,通过生动的语言来使学生了解生态环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培养生态关怀意识及生态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3.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生态观念。语文教师就应该把握一切契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认识、了解、融入大自然,使其充分感受大自然的活力与神奇,体会自然界的奥秘。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及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进行情景展示,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资源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辅助脚在,以及多媒体软件和生活中的各类信息,而教科是教材的核心。教科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材料,其不仅浓缩了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同时也体现了编著者的语文教学观念,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的依据,学生生态意识形成的重要依托。语文教材的编写一直来都秉持着体现时代特点、关爱社会、关爱人类、关怀大自然以及理解尊重的原则,力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许多单元标题都有着生态文化精神的体现。如热爱自然、宽容理解、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等等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通向生活的桥梁,这些标题的名称也突出了生态价值观的教育。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初二下学期的第三单元的文章分别是《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等这单元主张的是人类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通过对这些文章的而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关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以及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及社会责任感,罗布泊由资源丰富的美丽大湖变为戈壁滩,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思考。

2.结合生活实例促进生态价值观培养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观进行挖掘以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引导。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资源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置入法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古丝绸之路上曾经有一个繁荣一时的楼兰王国,根据考古学家的相关分析,这个国家的消亡的原因是由于河流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导致周边的自然环境急剧恶化,还有一些相关分析认为是由于罗布泊渐渐缩小导致将水量减小导致楼兰古国不得不迁移。诸多分析结果都显示是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换以至于近年来灾害频发,如沿海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北方及西北地区遭受旱灾、地震频发等等。还可以通过举例各个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对PM2.5对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影响,使其明白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态情况

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课本上的生态知识引导还应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中的生态环境观察,让学生研究课本上的生态环境与生活中的生态环境有何不同。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动物世界”教师可以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小动物,让其能够充分理解家养的动物与野生动物的概念有何不同。同时进行思考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家养的动物,野生动物在哪呢?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野生动物都是在动物园,而野生动物在动物园中过得是怎样的生活呢?是否和书本上描述的一样呢?野生动物生活在动物园的原因,如果没有动物园野生动物将会面临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学生就会发现,当前的生活环境与课本上的描述存在的差别,学生就会进一步了解造成差别的原因。了解之后学生就会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用实际行动来提升自身的生态价值观。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的培养极其重要,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态价值观培养资源,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染熏陶,并结合社会现实及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爱人、爱物、节俭、善良的生态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慧颖.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2]吴亦凡.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3(13)

作者简介:胡利锋(1964—),男,汉族,本科,宁夏银川市永宁县人,工作单位: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从事初中语文课教学。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语文教学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