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组策略

2018-01-15 08:03杜想平
学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杜想平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理念,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也提供了更有效、简便的方法。分组实验的学习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4-00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2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初中物理实验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学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手段。学生分组实验是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中通过自己组织器材,小组讨论完成新知识探究的实验。对这两种教学方式,我更注重于后者。我认为分组实验的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理念,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也提供了更有效、简便的方法。分组实验的学习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养成,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生理心理发育不够健全的群体,这些学生的喜好偏重于实验型的课堂。因此,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一节内容时,我把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在学生面前依次演示了一遍,讓光在牛奶水、玻璃砖和磷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中传播,学生兴致勃勃,十分好奇,但由于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效果不佳,学生逐渐表现出厌倦情绪,特别是后排学生。课后我认真地总结了一下,把这几个实验改成分组实验。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当学生看到课桌上的器材时十分兴奋,有跃跃欲试的冲动,而且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他们还有了自己的发现。有的组发现玻璃砖的下边缘还能看到一条光线(反射光线);有的组发现在气体里传播时不时会弯曲(介质密度不均匀);有的组发现照在牛奶水上面的光好像截断了(光的折射)。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向教师寻求答案。对于教学而言,这是我们提倡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学生在探索中的收获。

分组实验不被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实验过程会占用大量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其实,只要教师能把分组实验进行合理安排,就能节约很多讲课过程中因抽象的问题而浪费掉的时间,而且还能一劳永逸。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所谓合理即在分组时要注意到优差生的搭配,男女生的搭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男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比女生强;其次,每组指定一名认真负责的组长。组长的任务就是在课前组织小组成员预习,在实验中收集问题,并能在实验时担任“小老师”的角色,为本组同学解决一些问题;再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前做好预习案,预习案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预习案能够清楚本节内容学习的目标,知道自己在这节课中应该如何操作。教师还要让学生根据预习案的引导提前做好预习准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先准备好相关的器材(最初只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随着学习的深入便可准备多种器材供学生选择);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共同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把本组实验的原理、方法、结论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其他同学还可以提出疑问,或者提供更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调动了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实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优生而言,他们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合作精神;对差生而言,这种教学方式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学习地位得到肯定,内心受到鼓舞,对待学习的态度也逐渐向良性的方向转变。

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一节时,我课前给出预习案,在预习案中把实验过程清楚展示出来。

探究一: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探究二: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探究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探究四:物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的关系。

每个探究过程都把具体的操作方法清楚展示,最后综合实验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2)像与物的大小;(3)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4)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交流讨论:(1)做该实验时,我们为什么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2)相同的两段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4)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平面镜竖直放置。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目的明确、过程清楚,学习效果好也不会浪费时间。当然,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许多实验不见得一定要严格遵守教材上提供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和观点,改变实验的步骤或工具。这样做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分组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物理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对以后的可持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要求教师的工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更重要的是在课前预习案的精心设计和实验器材的准备上。预习案既要简单扼要,还要重点突出,能给学生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

实验操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过程。许多实验即使对实验步骤、实验用品、实验工具控制的非常精准也有可能出现误差,加上学生还在初涉实验阶段,在整个过程中难免出错。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针对各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引导,给学生多些建议和鼓励,少一些责备和轻视,甚至可以帮助个别较弱小组一起完成实验,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原因,让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和树立对待科学探究的正确心态。

参考文献:

[1] 杨健鸿.浅谈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3(5).

[2] 张剑峰.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方法探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