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22 11:49梁亚娜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对话学习策略时,要有明确的主旨,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的引导,尽可能让学生之间有交互的体验,为学生个体学习提供更加高效的引导与教育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对话学习;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作为教的主体与学的主体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认识到对话学习的重要性。从语文教学的引导性来说,对话学习有助于教师将个人的课堂设计理念等传递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对话将自身的弱势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充分显露,让教师知道学习所需,从而更好弥缺补漏。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薄弱,更加需要教师及时通过对话来了解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更加需要教师利用对话来不断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是学习策略的更科学地设计者,更有效的调整者,更高效的执行者。

一、 对话学习策略要有明确的主旨

一般地,对话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思想与认知的互换,更是两个角色间知识与理解的交流。魏书生先生认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要有目的性,要针对学生确立主旨以服务教学的需要。诚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对话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因此,我们更需要考量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对话的需要,或者教师要洞察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更加有效的对话学习。

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王二小》一课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对王二小的故事本身兴趣更加浓厚,而不是王二小这个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可学习的精神。笔者在课中设计了主题为“假如我是王二小”的互动对话环节。在多媒体战火环境的营造下,在鬼子进村音乐的渲染下,在亮闪闪的刺刀与可憎的侵略者表情画面的相称下,让学生感受在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将敌人引入包围圈的勇敢与可贵。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认为他不敢做王二小;有的则认为王二小是英雄,应该值得学习;有的觉得王二小最后牺牲了非常难过……这时,教师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统一认识,学习王二小的英勇无畏精神,学习他的爱国爱家乡情结。可以说,这种对话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课本主旨的距离,学生正在逐步走进课本,个人品格素养也在对话交流与学习中得以提升。

二、 对话学习策略要有科学的引导

对话学习策略的執行首先要保证师生之间学习关系的融洽性,要保证二者之间拥有相对平等的对话地位。同时,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与认知实际的限制性,其对于文本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组织者的知识与认知优势,在课堂教学存在死角或者陷入学习困境时,能够通过巧妙的对话学习策略引导学生靠近学习主题,靠近文本主旨,进而使得教学活动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更容易达到教学目标。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学习中,学生对于有色彩感的画面兴趣较为浓厚,寓言中青蛙这个动物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较大。不过,如何引导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画面,过渡到丰满的故事,再思考到这则寓言的寓意,是本课的重点更是难点所在。为此,笔者临时设计与学生进行如下对话内容:

1. 青蛙在井底能否看到外面的世界?青蛙在井底与井上看到的天,哪个更大?

2. 你愿意当井底的青蛙,还是井上的青蛙?为什么?

在这些对话问题确立并呈现出来后,学生们立即展开了自主式的议论,对于井底之蛙与井上之蛙的区别感受颇深,对于井底青蛙的局限性也有一定认识。在讨论与交流总结中,笔者顺势过渡到本则寓言的教育意义。如此,对话学习策略不仅是预设的,更是在学生学习情况发生变化后,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做出的对话学习策略设计与调整。这种为主旨理解做出的对话策略的调整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加有效。

三、 对话学习策略要有体验的交互

对话学习策略服务于语文教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帮助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相对协调的知识传递机制。教师要在对话学习策略中更加注重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深入程度,重视在对话过程中故事情境的创设。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地震或者对地震没有准确的概念,对地震中的失踪者与寻踪者的希望与绝望的交织理解并不深入,更无法直接体会到父亲找到儿子,且安然无恙时的激动心情。笔者依旧借助了多媒体,引导学生走入汶川地震,走入山河骤断、风雨交加、断壁残垣的破败恐怖世界,没有道路,只有呼唤与啼哭。同时设置假设情境,让学生换位父亲,寻找自己最挚爱的儿子。同时在多媒体上呈现两个问题:1.当你在风雨交加、饥肠辘辘中寻找一天无果时,什么样的心情?2.当你在断壁残垣、绝望至极中突然看到儿子时,什么样的心情?借助情境的体验,让学生们在问题的引导下说出真实心理,让全班学生在情感体验的交互中获得主人公情感的深入理解。这堂课顿时让学生觉得更加有趣、有味、有得。

总之,课程改革的中心点始终围绕如何服务学生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大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通过对话策略更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提供参照。同时,更要尝试建构更加有效的对话策略体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尹逊才.小学语文课改十年的问题与反思[J].语文建设,2011,(3).

[2]黄宏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J].亚太教育,2016,(2).

作者简介:

梁亚娜,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校尉九年制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