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4-04 09:28王慧娟
读写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王慧娟

摘 要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任务有着明确的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深挖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情感渗透;学会创造,使学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4-0027-01

学科渗透是学校完成德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学科德育在学科中完成德育和智育的统一。语文学科德育是学校德育中最有效、最现实、最丰富、最常见和最活跃的一种形式。

一、言传身教,默化渗透

(一)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渗透

俗语说:“打铁还与自身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课堂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总是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

(二)课外辅导,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德育渗透也就更具体、更实在、更直接。如日记、作文的批改,教师可以通过评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化为学习进步的动力。因此,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将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就可以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深挖教材,情感渗透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

在教学《邓稼先》时,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邓稼先无私的精神和巨大的贡献,我还向学生介绍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科学发展的重大成果,组织学生观看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盛况和“神七”凯旋的录像,材料中那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和绚烂夺目的礼花,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航天员翟志刚的舱外成功行走更让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并立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很多学生不禁背诵起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种自豪感、奋进感油然而生。

三、学会创造,深化德育

(一)利用多媒体,真情渗透

现代化教育手段是德育渗透的途径,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意境中赏美,在兴趣中生情,如在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笔者播放电脑制作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大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美丽雪景,感受作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同时,配以这首词的录音歌曲,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升华。

(二)仿写诗歌,情感渗透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写诗:“古来勤俭为美德,雷锋一袜补丁多。血汗换钱不容易,多奢又能营所何?”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教学《三国演义》时,通过写诗“昨日一睹三国风,往日憧憬在眼中。战场嘶杀留心底,今日生活要珍惜。”教育学生要热爱和平,珍惜当下。“星星几棵草,苍茫天地间。一朝野火夕烧尽,点点几多愁。回转身首望,却见花枝展。野火虽烧燎原尽,却砺万物新。”这首词告诉学生要有奉献精神。语文教师把知识无形的传给学生时,他们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渗透。

(三)利用名句,自然渗透

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激励了无数的热血青年。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孟子》二章中,有这样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育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心先苦其心志不断磨练自己;如果只贪图安乐享受,那将一事无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告诉我们,治国需要人和,战争需要人和,工作和生活也需要人和。要想“人和”,先需“得道”,即多做好事,让学生明白生活的真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出师表》中诸葛亮受恩于刘备而报答感恩的佳句。通过这句话让学生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

泰戈尔在他的《飞鸟集》诗中这样写道:不是锤的敲击,而是谁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美丽的鹅卵石。这句话足以证明德育思想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语文教师若能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那么不但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更能使德育这朵奇葩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东.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6(6).

[2]王岩.让德育渗透語文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