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8-07-05 17:44赵志华
新课程·小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赵志华

摘 要: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人类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德育站在首位,德育应该渗透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小学更关系到学生的德育基础培养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了认真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人类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的有用人才,而德育站在首位。德育应该渗透在学校的各个学科教学中,小学更关系到学生的德育基础培养问题。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德育渗透。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行动的尝试。

一、提高教师对德育渗透的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师有模范带头作用,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极强,他们时时刻刻地去模仿着自己身边的老师,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好师德的培养,提升自身的修养,净化心灵。教师要加强对师德修养的学习和贯彻,并且要付诸行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积极参加上级部门和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更新思想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发展趋势,深刻理解师德修养的重要性。这样教师就会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也会时时刻刻地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师德修养的条例,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到了这些教师就知道在学生面前应该怎样去做了,更能在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

二、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中,识字基础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就进行识字教学。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基础环节进行德育渗透,要挖掘字的德育内涵,使学生从小就懂得修养的重要。比如,在讲“愿”的时候。可以把这个“愿”字分成上下结构:“原”字和下面的“心”字,“原”有初心之义,而“心”则是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愿望和想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愿”是說明一个人的一种心理欲实现的事情、乐意、想要:如宁愿、愿意、情愿、自愿、愿望、志愿、但愿、夙愿(亦作“宿愿”)、如愿以偿、事与愿违,通过这些组词我们自然会理解“愿”与“心”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思想、内心要求都是一种愿望,它应该是美好的,我们今天的实现中国梦就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把这种愿望化为我们的学习动力,努力去实现这一愿望,为中华梦做贡献。通过这样讲述,学生受到了思想的教育,品德修养得到了提高。

三、阅读教学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机会比较多,而到了阅读阶段更要体现德育的渗透。阅读是学生对句子、段落乃至整篇文章的理解,它的寓意更加深刻,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净化心灵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部分教学的德育渗透。比如,我在执教《灰姑娘》一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们深深地知道,灰姑娘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我们也要做一个好孩子,以灰姑娘为榜样多做好事、善事,不要学习灰姑娘的后妈和姐姐。然后,我让学生们发言,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有的同学则说:“灰姑娘的妈妈也很好的,起码她对自己的女儿疼爱,为孩子的利益考虑,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不能说她全是错”。于是,我给予了肯定,因为在德育渗透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对孩子们的多向思维加以培养,也让孩子们懂得辨证地看问题,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凡事都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的正确性。

四、写作教学渗透德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学生在阅读和听讲中获得了知识信息,一切知识的积累都是为了信息的输出,也就是表达的体现,即说和写。因此,学生的说写是最终目的,当我们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正确地指导后,学生就会表达在文字里,这样才能看到他们的所吐内在的心声、品德的反应,教师要抓住这一写作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实现“既作文,又做人”的目的。比如,我让学生以“钱”话题的小作文,很多学生都说了钱是如何的重要,多么地羡慕那些有钱的人……于是我就和学生展开了探讨,针对“钱是唯一的吗?”进行辩论,最后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知道了金钱不是最重要的。

总之,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时刻不能放松这一要点。只有当孩子们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理想,他们才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策略研究小学语文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