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2018-08-20 09:33林淑贞��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教学探讨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林淑贞��

摘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经过一直以来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具备了“情真”“意切”“情理交融”的特点,给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文章从创设导语情境、创设欢快氛围、创设多媒体情境三个方面,阐明了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教学探讨

情境教学是基于某种教学环境氛围的一类教学模式,往往是教者为了达成某种教学目标而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或方式的一系列教学模式。对于文质兼美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触摸语言文本,走进文本语境,最终能让教者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将情景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

一、 创设导语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戏观开头。”课堂导语一直是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好的导语能有效地将学生吸引住,是每一位教师创作一首优美动听的教学乐章的前奏。高效的导语情境创设,就如一扇窗户照亮学生的心扉,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桃心花木》一文教学中,笔者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就让学生听了马天宇的《真心英雄》和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听完这两首歌后再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想。于是部分同学或多或少能讲到歌曲蕴含着艰苦奋斗的历程与人生的价值,成功在风雨彩虹之后,磨难后才能成才等。听到众多学生说的话语后,笔者再从PPT课件出示了5条历经磨难的名人名言,并说道:“其实我们大自然的变化发展就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适应自然、战胜自然的过程。且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桃心花木》!”

教师将与课文思想感情同主题的歌曲、名人名言作为导语的情境,让学生从歌曲主题到名人名言,再到大自然中动植物们如何适应环境、战胜环境的过程,让学生学习有一个共性,理解人也需要如同桃心花木那样在艰苦环境中自立自强,克服困难,学会生存的道理,进而理解文章借物说理的写作手法,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创设欢快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注重学生的文学熏陶价值,作为教师而言需要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教学内容。为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欲望调动出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唱独角戏”,不仅占用了大部分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一文教学中,这篇课文笔者就安排在春节后开学第一周,让学生在寒假放假前搜集关于春节风俗的资料,可以以走访调查、亲自体验、网络查询等方式搜集,最后完成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教师事先发了几份调查报告的格式范文资料供学生参考)。在上课前,先让学生将调查报告上交后选取部分展示,也让学生们分享春节期间发生的一些趣事,这时笔者也可以将福建漳州春节的风俗简单分享一下,必要时候提供一些关于春节风俗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欣赏。当师生们分享完同学们眼中的春节习俗之后已经接近快下课了,尽管一堂课还没有提到《北京的春节》课文内容,但是从学生反馈的调查报告与分享春节趣事来看,学生的对莆田地区的春节风俗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带领学生走进北京的春节探讨是有怎样的习俗?与莆田地区的春节习俗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有了这个认知铺垫后再引入本课学习(下一课时学习)能取到较好的效果。

在整个学生汇报分享春节习俗的课堂中,笔者知道对于刚刚春节放假来学校上课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难以进入状态,让学生先将春节假期期间社会调查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是很不错的教学创举,从而努力营造欢快愉悦的教学情境。

三、 创设多媒体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学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加上学生缺乏一定的认知经验,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多媒体教学仿真环境,结合音乐、图片、视频、文字等信息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合理的多媒体情境能有效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白杨》一文教学中,由于本文需要学习写作手法,理解白杨的特点同人的一些品质具有相似之处,深深感悟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珍贵品质。对于地处南方不在北方边疆的孩子来说,白杨树没有见过,边疆生活环境更是不了解,为此教师就需要补充一些教学资料,让学生先了解什么是白杨树,什么是边疆环境。教师在课前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在播放《小白杨》的歌曲中展示一些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的故事。接着,笔者就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些问题: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白杨为什么会生长在茫茫戈壁,环境恶劣的大沙漠?能从文章中概括出白杨的一些特点吗?思考问题时可以同桌交流,并仔细对照教材文章,细细体会白杨的生长环境,联系教师刚才的教学视频资料,分析父亲一样的边疆人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你能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吗?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白杨一样的品质的人们呢?这些在边疆的守卫者、支边干部等在如此恶劣环境中能建设祖国,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们致敬吗?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边疆生活环境相关影视资料、图片等介绍一下,在播放完教学视频之后,笔者就引领学生思考上面提及的几个问题,从课堂教学对话中感受到学生被多媒体创造的情境给吸引了,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将文章中的父亲般为了边疆默默奉献的精神给揭示出来,最终也理解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 小结

对于从事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情境教学方法非常多,没有标准的创设方法。教师利用情境教學方法旨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实效等目的。对于基层教师来说,语文创设的情境教学法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需要,让学生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教学问题,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与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纲东.创设有效情境,提高课堂实效[J].广西教育,2007(13).

[2]黄民宪.创设情境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引进与咨询,2005(07).

[3]邓德良.创设情境,优化语文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5(09).

作者简介:

林淑贞,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探讨情境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