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

2018-08-20 09:33吴欣然
考试周刊 2018年71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摘要:在学习中,兴趣对学习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拓宽教学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探索之中。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做出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兴趣是最好的指引者。培养并维持学习兴趣对学习动力的增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程度还不够高,学习自主性也较弱,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目的也在于让学生从小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信心,为后阶段甚至终身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因此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是应以兴趣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语文素养。

一、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1. 以学生为中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始终扮演着掌控者的角色,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对教师和教材有严重的依赖性,很难灵活运用知识,并且小学生处于注意力不集中及自我控制力很弱的阶段,教师的“一言堂”很难让小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转变固有的落后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多地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2. 做到因材施教。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有些学生反应能力更快、接受能力更强,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布置一些稍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决不能采取冷漠甚至嫌弃的态度,而应通过不断鼓励和表扬使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小的任务,然后逐步增加难度,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不断进步,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

3. 博采众长,敢于创新。目前很多优秀的语文教学法都各有所长,都汇集了专家们的丰富经验,在教学实践上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所差异,因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创新,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需求,使学生对学习保持兴趣。

4. 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明确教育职责,要树立教书育人、育人重于教书的思想。教育重在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灌输。教师高素质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在教学中非常重要,许多学生不仅被教师的学识所折服,更被教师的高尚人格所吸引,人格的魅力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只有学生喜欢教师,才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投入学习。因此教师要在坚持学习和反思中不断对自我人格进行塑造,对综合素质不断进行提升。

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方式,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犯的“错误”,巧妙运用评价方式和评价语,在生活上也真正关心爱护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生态性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直接动力。

2. 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小学生还处在爱说爱闹的充满孩子气阶段,他们无所畏惧、敢说敢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必须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的语言尽可能语调丰富、风趣幽默、贴近儿童,用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加以辅助,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环境轻松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产生学习兴趣。另外,很多课文都呈现出具体的场景,只通过教师口述讲解并不能最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还应该运用多媒体或课堂活动来为学生创造使其身临其境的学习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成效。

3. 培养探究的学习精神。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高度的好奇与浓厚的探知欲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肢体操作、用嘴巴表达,设置一定的问题或困境,带领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使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富有创造力及探知精神。

三、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1. 贴近现实生活。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贯穿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比如在商家广告中可以辨别错别字以及学习造句,在校园或者学生家庭里发生的趣事可以进行写作训练,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可以用来做阅读训练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才。

2. 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鲜活并富有儿童趣味。因为太过专业或成人化的语言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困惑,教师要懂得运用浅显、形象化的词语,句子尽量简短、语法结构尽量简单,多用语气词、舒缓的语调、略带夸张的语气。教师要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减少距离感,增加亲切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当然,这里的儿童化语言并不等同于故意幼稚化,比如说运用大量的叠声词或者对小孩子的语言过于夸张令人感到不自然的模仿。

3. 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学习方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事业中的运用逐渐广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有更加丰富的体验,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其学习兴趣盎然、全神贯注。

4. 开展趣味活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游戏,准确地使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使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吸取并掌握知识,比如角色扮演、唱儿歌等。

5. 交流合作。这不仅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交流合作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長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和他人对话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分享和总结,树立团队意识。交流合作可以通过分小组、结对子等方式进行。

四、 结语

总之,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使学生敢于发问、善于思考、乐于学习。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赵艳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6(12):144.

[2]赖礼琴.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未来英才,2016(06):131.

[3]王艳秀.小学语文兴趣教学初探[J].学周刊B版,2010(08):30.

作者简介:

吴欣然,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