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词句重体验为悟道奠基直面现实以快乐为人生打底

2018-09-13 10:46汪龙燕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品读词句体验

摘 要:《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写的是在一个缺水的村庄,家家都建有水窖。作者回忆了儿时的两个场景。一是下雨时在雨中痛痛快快地洗澡;二是在干旱炎热的夏季母亲用一勺水为作者四兄弟消暑纳凉。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一是写出了对水的独特感受,二是作者始终把对水的渴望和水带给自己的快乐作为表达的内容,以快乐表现面对艰难生活的坚韧与顽强。把因缺水而造成的苦涩深埋在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之中。

关键词:品读;词句;体验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2.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词语的含义。3. 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作者对水的独特体验,领会课文从孩子的角度写出了水带给他们的快乐,学习文中的母亲和作者面对苦涩生活的勇气和乐观精神。4. 激发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程序:

一、 析字组词,总领全文

1. 教师板书“锁”。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写“锁”,注意它的写法。2. 那么,我们掌握了“锁”的字形,我们还要知道它的用法,知道它的用法有几种办法?一是查字典,二是组词然后造句。下面我们来给它组词。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说说本文锁的是什么?这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 品读词句,陶冶情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读过全文后最想说的一句话。2. 读课文要学会从字词句入手,体会作者的独特感受。在读中思考,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通过读,领会语言的色香味。通过读,感受作者的心跳和呼吸。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你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读。同时在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下面做上记号。3. 选择相同词句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要求;

(1)读全文。可小组齐读,可个别读,其余同学评价。(2)就选择的词句谈自己的感想。相互启发、补充。交流时选择一人发言。(3)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选择的词句。可齐读,可个别读。(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所得。

A. 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交流程序:a. 朗读所选择的语句;b. 说说对所选择的语句的理解;c. 说说为什么这样朗读;d. 朗读竞赛。(2)注意聆听同学的发言,尊重同学的理解,充分表述自己的见解。(3)一小组发言结束后,其余小组可作补充发言。在朗读竞赛中要陈述自己这样读的理由。

B. 词语理解和朗读指导要点:

(1)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指导:句子里两个“最”,说明了水对于我们来说是珍贵的,因为缺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说明水对于我们这个缺水的地方比酒更贵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水确实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水是很平常的东西,当一拧水龙头,水就哗哗而来的时候,我们没有觉得它的珍贵。当吃水的时候“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那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的时候,水还平常吗?这时候,你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读的时候,要把那种无奈和对水的渴望读出来。

(2)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指导:注意“只有……才……”的用法。在只有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才可以用这个词。说明要想痛痛快快洗澡,除了下雨,没有别的办法。而下雨对于我们那个地方来说是十分难得的。文中有这样的表述“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再者,正因为雨水的稀少,我们那里才家家户户都有水窖,才有母亲锁水的事情。所以,当一场雨来临,才有我们过节一样的洗雨水澡的情景。重点理解“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仰起头、张大嘴巴、吃、抚摸”等词语。在朗读时要读出在雨水中的我们的快乐,同时也要在第一句中把因缺水而带来的无奈与期盼读出来。

(3)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指导:狗尾巴草是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草本植物,把四兄弟比作狗尾巴草说明了我们生命力的顽强,像狗尾巴草一样耐旱。同时,因为缺水,我们也只能像狗尾巴草一样生长。朗读的时候,應当读出自嘲和无奈。

(4)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起来。指导:在久违的水的面前,我们是什么样的?水的气息是扑面而来的,它居然让我们倒抽一口凉气,水,一勺水,让我们舒服得“啊啊”大叫。这种独特的体验,只有经历过大旱,经历过缺水的磨练的人才会有。母亲也是有这样经历的人,她知道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仅有的一点水的作用。她一边倒水,一边为我们轻轻地扇风,对水的享受在这一倒一扇中达到了极致。对“倾注”一词要结合作者的体验来理解。一勺水当然不可能叫倾注,但对久盼雨露而不得的人来说,一勺水在他的眼中是弥足珍贵的,用“倾注”也不为过。朗读的时候应当读出喜悦、快乐。

(5)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指导:这是一个奇妙、动情、细致的感受过程。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极其平常——洗澡而已。先写的是水的运行次序,说明我们对水的渴盼,我们全身的每一个地方都期待着水的滋润。在水的滑动、滋润中,身体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毛孔张开嘴巴,血液流动加快。这不是夸张,水是如此重要,水是如此难得。这不是洗澡,水不是在身体上滑动,水在抚摸着我们,水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欢乐和享受,水由母亲的手到达我们的身体,像母亲一样抚摸着我们。朗读的时候应当读出感动、喜悦、期盼。

(6)母亲锁上水窖,笑着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饿”的话。指导:母亲为什么把“渴”说成“饿”,这说明了什么?渴是水的缺少,补水即可。饿则是极度缺乏,是深入心灵与骨髓的。这说明母亲对缺水的体验是深切的。而这样的话母亲是笑着说出来的。朗读的时候应当读出乐观而深沉的感受。

三、 回顾拓展,深化认识

1.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结合自己的课文阅读,谈谈你对水的认识?2. 速度全文,说说作者和母亲对水的感情是怎样的?在如此缺水的情况下,母亲和作者是怎样的表现,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四、 作业

1. 节水应当成为我们的共同行动,请你设计一条节水标语,提出一条节水建议。2.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或者感受深的语句。

作者简介:

汪龙燕,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品读词句体验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