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

2018-09-13 10:46熊光波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摘 要: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有效提问是教学的核心,对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的有效提问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启迪他们的逻辑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提出问题的有效性,更要重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提问

一、 引言

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提问是师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法应用的非常广泛。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问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好提问教学的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考习惯,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学会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构建高效的参与型数学课堂。

二、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堂提问设计有待完善

虽然小学数学教师都很重视课堂提问,但是有些教师准备的课堂提问不够充分,问题中思维含量不高。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没有把学生思维的发展放在首位。虽然关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体现出数学的工具性,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但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 提问后等待时间不足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后,给学生进行思考的时间不足,有些教师甚至提出问题后马上就让学生回答。由于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因此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即使回答内容也比较简短,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回答时表现为不连贯。

(三) 选择回答问题的形式不灵活

有许多数学教师提问后,选择回答问题的形式不灵活,并没有让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有些教师经常采用让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选择问题的回答形式主要是举手主动的学生,或者是让全班学生集体回答。对于那些举手不积极的学生,很少让他们回答问题。只有少数数学教师会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灵活选择学生回答问题的形式,如抢答的方式。因此导致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少。

(四) 评价方式单一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该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但是有些数学教师的评价语言比较匮乏,形式单一。在学生回答正确时有许多教师使用的是“你真棒”等一些鼓励性的比较笼统的评价语言。而在学生回答错误或者不全面时,教师很少会有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回答问题。由于教师评价方式导致许多学生的回答受到教师的忽视,使得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五) 课堂提问以教师为主

大部分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课堂提问以教师提问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而且教师提问的频率比较频繁,使得学生没有提问的空间,因此导致学生不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质疑,造成不能充分发挥提问对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促进作用。

三、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数学教学仍然采用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被教材中的知识框架所束缚,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许多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然后背公式定义做题巩固的方法为主。使得许多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很难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更深层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 更新理念提升素质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的有效性,首先应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习,树立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思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目标,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含义。同时还要不断反思自己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优化和调整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多参加听评课,或者网上观看名师的视频,阅读一些教育类的作品。

(二) 精心设计提出的问题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教师在设计提出的问题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的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设计的提问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还要进行规划,从低阶水平的提问开始,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教师在备课时,要从全局把握教学目标,列出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有条理、有针对性或者启发性的提问。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预设学生的回答设计问题。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可以以什么是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等几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改变思考角度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获取高质量解答。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提问对象的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最优发展。教师再设计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全面观察深入思考,使他们多角度探索归纳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或者一题多变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找规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积木的颜色、大小、形狀和个数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三) 实施有效提问的策略

不同学生的能力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语言要表述清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内容,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学具和板书,对问题进一步解释,让学生明白教师提问的目的。教师在提问时要简单明了,面向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让学生通过回答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再提问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

(四)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

小学生回答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组织语言,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等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打断,当听完别人的回答后,经过思考再进行补充。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根据问题的难易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 有效提问评价和反思策略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给予回应,有效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评价学生时要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避免重复回答学生的答案,或者简单笼统回应学生。以免降低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可以采取追问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以鼓励同学之间互评。教师还要学会对自己的提问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五、 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

(一) 营造提问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时很少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一些名人多思多问的故事启迪学生,引导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多与家长进行沟通,给学生家长解释提问的重要意义,为学生在家中创设提问的环境,进而增强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设置悬念,给学生制造冲突的问题情境。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对于闰年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的姐姐36岁了,可是她只过了9个生日。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思考,我10岁过10个生日,她36岁应该过36个生日才对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通过创设矛盾冲突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二) 知识对比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知识对比的方法进行有效提问。如把一些概念定律借助类比或者类推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过预习就会提出在拼接时为什么要用一样的梯形,不同的行不行。在学习反比例的应用时,有的学生提出方程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通过类比,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 结语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小学数学教学非常重要。有效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效设置提问情境,给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带着问题享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璋瑛.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提问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52):133.

[2] 刘志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8(1):82.

作者简介:

熊光波,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课堂提问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