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2018-09-13 10:46周慧洁��
考试周刊 2018年66期
关键词:实践生活化小学数学

周慧洁��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近些年来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同时智力的开放不完全,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比较深的理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中使用生活化的教学很重要。在本文接下来的内容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小学数学过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实践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国的数学教育一直是以成绩为导向。老师和家长更多地看重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目前“小升初”已经受到家长极大的重视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一个好点的中学,更是砸下重金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更有甚至为了孩子换学区房。这种不理性的思维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校和家长的行为,而忽略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和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概念

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生活化教学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也比较贪玩,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借助一些生活的场景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数学知识,这样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小学数学教育生活的深入内在首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理解、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从而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二、 小学数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 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小学生不仅身体在成长,同时小学生的心理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但是学校的应试教育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比成年人有着更强和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很多学生可能对于学习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和现象却特别感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就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去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让学生算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很容易算错。其实他们并不是不会算,而是不想去算,但是当学生拿着钱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加减乘除的过程,但是他们往往不会算错。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用常识是小学数学教育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学生正处于承受常识的重要阶段。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地让学生使用所学的常识,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因为单纯听老师讲解的话,小学生很难产生创新的想法和意识。因为现在很多小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大脑都比较懒惰,在学习的时候习慣听老师来讲解而不愿意自己动脑。但是利用生活化教学就不同了,学生在参与的同时,也会不断地思考,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或者能够思考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哪些问题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够使学生受益非凡,虽然数学在表现形式上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模型。学生的年龄虽小,但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三、 如何进行生活化教学

(一) 巧用生活中的例子

生活中蕴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老师要努力去发掘生活中的例子和常识,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数点后舍去的时候,我们通常的舍和入遵循的都是四舍五入的原则,但是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舍入都遵循这个原则,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举一些例子。比如,一个房间能装3个同学,一共10个同学,问学生需要几个房间,答案肯定是4个。换一个问法,一共4个房间,10个同学,要怎么分配,肯定不可能一个房间2.5个同学,所以就需要有的房间多有的房间少;如果一个电饼铛上可以放两张馅饼,一个馅饼每一面需要1分钟才能熟,问同学们需要几分钟烙熟3个饼,然后就发现学生会比较感兴趣,有的回答4分钟,有的回答3分钟。回答4分钟的说是先烙熟两个,再烙熟一个,总共4分钟。回答3分钟的同学一部分回答是算出来,只有一小部分能回答出来具体的操作过程,先同时放两个馅饼,烙一面,然后翻过来继续烙另一面,另一个先取下来,同时烙第三个的一面和第一个的第二面,1分钟后,第三个的第一面熟了,第一个饼完全烙好了,再开始烙第二个和第三个的另一面。虽然这种操作的可行性不高,但是这些同学的确动脑筋了。

(二) 优化教学设计,做好课堂和生活教学的混溶

优化教学设计,做好课堂和生活教学的混溶也是在生活化教学实践中进行课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简单来讲,生活化教学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而课堂教学则需要以生活化教学来作为内容调剂,这样,才能保证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正确性和课堂教学的素材丰富性。换言之就是课堂教学和生活化教学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在具体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要正视这种影响,然后做好二者内容的混溶,这样,这个教学设计的协调性会提升,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也会得到强化。

(三) 有效的调整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的比重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生活化教学,而且也不可能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实施生活化教学,老师要合理的分配课堂的时间,有效的调整课堂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比重。最好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生活化教学的时长比例控制在4∶1这样,因为课堂教学和生活教学的比例差距悬殊,所以生活化教学的一些优势无法彻底地发挥出来,而课堂的空间范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的扩散,所以这样的教学比例具有较大的不科学性,但是生活化教学的比例已经显著增加。通过课堂理论的强化和生活教学的实践,小学数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会得到提升。

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在诸多学科中得到了应用,它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教学,采用有效的方法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不仅可以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其他学科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浩芳.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6(7):45+47.

[2] 李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206.

[3] 简祈山.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4(9):80-81.

作者简介:

周慧洁,山西省介休市,介休市北坛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