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8-09-17 06:24王颖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生理的快速发展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基于语文学科的教育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无疑是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并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印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地提高,那么我们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日渐增多。目前,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当中,其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初中生的年龄普遍在12~15岁,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始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其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1. “成人感”的出现。2. 心理半幼稚半成熟、半依附半独立。3.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4. 性意识的产生。5. 道德品质趋于稳定。但总的看来,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更多地带有儿童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总之,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基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进行适时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利用在传统学科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巧妙结合方面的教育科研和实践工作。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我意识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了进一步探索二者巧妙结合的途径,打造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灵的语文课堂,我整合了语文和心理教学方面的优势力量,开展了《初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纵观现阶段我国中学所设置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无疑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语文教学的目标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切实解决初中生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提高初中生心理素质,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正能量的加油站。

一、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们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一部分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及自身有缺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保持乐观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孟子二章》《岳阳楼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作者美好的道德情感;学习鲁迅的作品《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社戏》等作品之后,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如何适应环境、如何面对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借此可以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敢讲真话,反对撒谎,人们的虚荣心很容易被别人利用,所以一定要对孩子们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

二、 与学生心理同步发展的写作训练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强,情绪波动较为严重,思想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身心发展的变化决定了他们特有的心理特点。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宣泄在日记里;老师在评语中可以与学生进行真诚的情感交流;在作文点评中,组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肯定作文的积极立意……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会表达出自己乐观的生活态度,也会肯定周边一切美好的事物。对于自信、自强、自立、勇敢、正直、积极、乐观、宽容、坚强、善良、友爱等美德,教师应该多予以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在作文中流露出的悲观主义和消极的情绪,教师则应该及时纠正、引导,以免这些再继续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后,新增了综合性的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它让学生带着很多不同的问题,走向自然、面向社会,通过调查、访问、探究、合作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团结与合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和适应社会的实践能力。如初二的“与名人同行”综合性实践活動。在活动中学生大量收集整理各个方面做出过伟大成就的名人的故事,在课堂分享和探究中,使学生深入伟人的心灵,汲取丰富的精神力量。

四、 在书籍中寻找教育契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好书能够拨开混沌,启迪灵魂,在语文课堂中向学生推荐有利于学生心灵成长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开读书鉴赏会,不但可以有效延展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写作阅读能力,而且更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语文教学中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如《童年》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学生学习主人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与勇气,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能够帮助学生汲取伟人身上的精神力量;学习冰心的《繁星》《春水》和泰戈尔的《飞鸟集》体会人性之美和亲情之美。

五、 结语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中学各科中,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直接打动人的心灵、意识和良心是教育艺术的核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研究和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利用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启迪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其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良好的语文课堂能够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及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把语文课“教到学生心上”。

作者简介:

王颖,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