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契合 激活教师工作积极性

2018-09-29 11:10蔡宗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6期
关键词:工作积极性心理需求教师

蔡宗奎

〔关键词〕工作积极性;教师;心理需求;尊重理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6-0064-03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感情、理智、欲望和需要的支配。需要是维持个体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受,是人们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心理基础。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必须努力探索掌握教师积极性的来源、规律及心理活动;必须深入了解研究每个教师需要的发展性、动态性和差异性;必须整体精准把握学校教师的心理需要。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管理艺术手段,适时适度合理满足中小学教师对优化工作环境的共性需要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需要,达到心灵契合、激活热情、有效调动新时代教师工作持久积极性的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8年1月20日)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师的积极性决定一切教育改革的成效,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凸显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

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途径有多种,如: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及时解决教师及家庭人员遇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等等。本文侧重从中小学教师对优化工作环境的共性需要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差异需要的角度进行剖析,阐述如何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优化工作环境 激活工作持久的积极性

教师作为一個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工作环境的需要是有一定期望的,他们希望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环境。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应有新思维、新对策和新举措,不负新时代对教育寄托的厚望。

(一)对解套松绑释放压力的需要

教书育人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必须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来自社会的压力。在知识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已经发展为一项普通的职业分工。可是,当前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普遍过高,将对教师的理想期许当成对教师个体日常行为的要求,教师要扮演社会提倡的价值楷模,以标准化、典范化的形象示人,来满足社会上人们对教师角色的心理定位。教师不自觉中成了被社会道德绑架的特殊群体,承担了许多超越自身能力的责任,压抑着正常的喜怒哀乐,这无疑加大教师的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来自学校的压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管理力度逐渐加大,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定、先进评比、年度考核、教学质量评估、升学率和奖金分配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同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学生对教师的接纳和欢迎程度不高,这些也易成为教师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第三,来自家庭的压力。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部分教师心力交瘁,无暇无力尽到为人子、为人女、为人父、为人母的一些责任,若家庭经济拮据,那就雪上加霜了。家庭这个本该属于挡风遮雨的港湾,就变成家人不理解的委屈之地。这种即内疚又无奈的精神压力,加大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因此,首先,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必须要担负起为教师解套松绑、消除障碍的责任,还原教师的社会人、自然人的身份,释放他们的压力,使教师能正常舒心地工作。当然教师该履行的职责还是要履行的,该负的责任还是要负的。其次,学校的管理要科学,制度要完善,要注重教师工作量和质的考核与评定,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尽量减少制度设置和制度实施的欠合理的地方。引导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成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感情融洽,从而增强摆脱职业倦怠、调适挫折感、平和心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使教师在一个充满团结友爱、轻松愉快的集体中工作。再次,要关注教师的家庭生活状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尽可能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特别要减轻他们的非教学性任务的工作负担,适时舒缓心理压力,做到家庭幸福事业出彩。

(二)对集思广益参与管理的需要

校长一个人或学校主要领导几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的集体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致力疏通建言献策的渠道,利用学校民主生活会、教代会、教研会、座谈会、各类调查表、微信群和学校网站等多种平台,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教师对学校的重大问题有知情权和参与权,教师们应畅所欲言,发表对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方向、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还要经常性地“沉”下去,细致了解教师的呼声和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认真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管理者不要只让教师雾里看花,一定要有下文,如何解决,是否采纳,要态度明确,掷地有声,做到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对暂不能答复的经过研究后予以答复,暂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要说明情况和原因。另外,由于教师在其工作和学习中受多种文化现象的影响,加之网络信息的冲击,对事物认识观点会多元化,有时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是不恰当的,甚至是过分的,对此,作为管理者要能够理解,耐心说理,不可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这样,教师会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进而产生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才会增强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才会凝心聚力推进学校的快速科学发展。任何模棱两可的敷衍,都会使教师们伤心失望,关闭参与学校建设、共同成长的心扉,于学校发展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三)对民主平等真诚相处的需要

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真正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关系,清醒认识到教师聘任制不是雇佣制,校长负责制不是家长制。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听不得教师的想法和建议,搞一言堂,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全体教师的好领导、好同事。同时,作为学校管理者还要善于抓住教学这个中心工作,在参与听课、教研教改和兼课等工作中,切忌以领导者或检查者自居,指导工作尽可能采取平等交流、互相磋商、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教师有时会存在双重心理,一是有渴望与其他教师、与学校领导平等的心理。二是有孤芳自赏、清高、自卑的心理。学校领导要创设人人平等、自尊自强、众志成城的和谐环境,使他们在受尊重中保持愉悦的心情,相信努力就会得到回报,热情高涨地工作。

(四)对一视同仁公平正义的需要

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在处理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各种矛盾,特别是教师较敏感的利益和情感问题时,应不徇私情,公正无私,不应因为自己的利益或者自己与不同教师情感或利益关系的轻重而偏长护短,更不应受社会或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屈服放弃原则。以一视同仁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去处理学校中发生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才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尊重,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心服口服、心舒气畅,保持健康的群体心理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切不可凭主观、凭经验武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及集体的归属感。以诚相待,坦率宽容,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增进理解,消除矛盾,解决问题。

(五)对精神激励获得荣誉的需要

教师是一个授业解惑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特殊社会群体,对荣誉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度十分迫切,甚至到苛求的地步。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创建完善实行适时适度、持续高效的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奖励机制。并根据教师不同的年龄阶段、工作特点、兴趣爱好等等方面为其成长架梯子、引路子、搭台子,促其努力工作,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每个人都有事做,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每种工作都有评判的标准,每人都能在工作中体验个人的成就感、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

在教师中要善于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示范来带动全面,弘扬校园正气。定期评选各项先进,对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各项表彰奖励,通过各种渠道传颂教师的美德,教师的高尚品质,引起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和尊重,对教师辛勤劳动給予肯定,从而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对在努力过程中产生挫折感的教师表现出来的失常行为和失常情绪应予谅解,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应有宽阔的胸怀,较强的容忍力,以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二、把握需要差异 激活工作持久的积极性

由于环境、地位、经历各有差异,特别是不同的年龄段,教师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需要。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准确把握教师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层次性和阶段性,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一)青年教师的需要

青年教师渴望有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他们掌握深化课程改革新标准时反应较快捷,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较迅速,创新意识较强烈,思想包袱较少。但教学经验较少,不能很好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年轻人也容易浮躁,稳定性责任感相对不足。他们对在学校的立足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特别看重,急切希望得到学校师生的肯定和认可。青年教师强则学校强,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健全培养青年教师成才的机制,有一个较成熟的对青年教师的备课、说课、授课、板书等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制度,有一个调整心态、矫正不足的场所及氛围,有一个让青年教师充分展示教育教学才能快速成长的舞台。

(二)中年教师的需要

中年教师的成就需要显得比其他都重要,期望自己价值的体现,保持自己的优势。中年教师能够较好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经验较丰富,功底较扎实,教学效果较突出。他们对学生的掌控,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把握理解,对课堂的调控等等方面都有他们的优势。但中年教师里存在着一种职业倦怠心理,在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工作的内容、方式、过程等逐渐熟悉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不再有新鲜感,对工作的热情就难以再继续持久保持,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产生。中年教师的家庭负担相较其他教师要重,对职称的评定、优秀教师的评选和教学质量的评估特别看重,不顺意时,难免影响工作。因此,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引导中年教师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层次目标,完善职称评定、评先和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并通过各类活动,把他们推向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沿,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职业自信和专业自信,搭建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创造发挥才能,获得强烈的成就感的机会。让他们朝着骨干型、专家型、学者型发展方向前进,体现价值,满足需要。

(三)老年教师的需要

老年教师的需要主要是尊重,期待有一个肯定自己,尊重自己的工作环境。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抵御诱惑力强,师德师风有定力。但随着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不断变化——从传统的粉笔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推陈出新——从传统的讲授到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育对象心理发展的特点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老教师那种传统的优势在这场变革中消失了,很多情况下都要重新开始,更多、更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需要重新摸索,新的教材体系需要重新学习,产生了自己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困惑,出现了失落的心理。因此,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强化他们终生学习学无止境的理念,强化他们的人格修养魅力。并健全深化课程改革的培训机制,关注老教师的培训,加快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重拾信心,使学科知识传授的方式方法达到融会贯通,在三尺讲台上,精彩依旧。设置肯定尊重老年教师工作的机制,发挥老教师的其他特长服务学校,发挥余热赢得大家的尊重。

综上所述,充分依靠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所在,也是教师工作管理的首要任务。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必须摸清学校各位教师的心理需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有的放矢,适时适度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有效调动教师工作持久的积极性,办出有自己特色的无愧于新时代的好学校。要注意辨别教师需要的合理性和时效性,不能无原则迁就,助长不正之风。同时注重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培养教师对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并着力引导他们以教师职业道德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自己的职业底气,以教书育人的业绩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翔平.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17.

[2]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十中,温州,325200)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工作积极性心理需求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世纪联华超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秋天在哪里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美育教师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试论新时期如何提高青年职工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