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学方式 让课程游戏化

2018-11-28 06:21王晓雪
名师在线 2018年1期
关键词:户外活动幼儿园游戏

王晓雪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长江路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600)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那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集体活动中的游戏化因素,让幼儿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拿大班数学《铺地板》来说吧。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让幼儿观察左边一组红色图形与右边一组蓝色图形有什么特征,然后再将两个互补的图形用线连起来,完成整块地板的铺设。有的幼儿没有任何经验,只凭眼睛观察,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将左右两组图形制成拼图,幼儿每人一份。上课时,教师先让幼儿玩拼图,幼儿在拼拼、玩玩中,获得对图形特征的感知,在对图形有了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数学《铺地板》的连线练习。这样,游戏化的课程设计,不但降低了课程难度,而且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满心欢喜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来。

再如,在中班数学《找规律》中,有的幼儿由于粗心大意,每次找规律游戏,都因为交接点处理不好,导致游戏失败。于是,教师制作了大量可供操作的排序板与操作卡片,在排序板的左侧用小红旗标示出来,提醒幼儿操作的卡片从这儿开始排队。教师根据幼儿发展水平的不同,设置了不同难度的排序卡,有简单些的,如在小旗下方,教师有规律地排了一些操作卡片,只要幼儿能在后面继续排,就可以了;也有难一些的,小旗下的操作卡示范排得较少,给幼儿更多的自主空间。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式学习。

二、区域活动的多选择性,消除时间隐性浪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时间是宝贵的生命过程,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让幼儿在园的每一段时间都能有意义地度过。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满足活动的需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

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设立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1]。区域游戏形式多样化,可以集体活动,可以小组探索,还可以进行独立游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游戏中向同伴学习,在游戏中学会合作与交往,体验学中玩、玩中学的快乐。

在创造性游戏《美美服装》中,幼儿有的选择服装设计,在纸板上画出自己认为最漂亮的服装款式;有的进行装饰、涂色,加以美化。他们从一开始的独立操作,到后来的小组合作,经历了讨论、制订计划、分工合作等一系列程序,最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当有的顾客认为买回的服装有瑕疵时,孩子们没有推诿责任,而是由领军经理式人物进行售后服务:“对不起,给你重新换一件新衣服,行吗?”孩子们在游戏中是主人翁,他们用线条与色彩打扮服装,学习使用小剪刀。在售卖服装时,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热情招呼客人。“快来买啊,最新款的裙子!”“要想出彩,请穿美美牌服装!”这些语言是幼儿平时生活的场景再现,满足了幼儿在实际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在又一次游戏时,孩子们别出心裁地打出了自己的广告语:“美美服装,您正确的选择!”大班的孩子已经认识许多汉字,虽不会写,但会画。他们找来广告纸,在显眼的位置画上漂亮的裙子,旁边画上字“美美”表示自己的品牌。一个区域游戏就是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幼儿在其中演绎生活、再现生活的真谛。

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不断忙于自己的操作与交流,幼儿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无缝衔接,消除了幼儿等待的时间,避免了隐性浪费。

三、户外游戏,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和大自然中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若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可能造成意外事故[2]。曾经有一段时间,幼儿园因为怕发生意外事件,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导致幼儿身体素质下降。而在课程游戏化的今天,幼儿园已经成为幼儿真正的乐园,每天户外活动两个小时。晨间活动,教师投放了大量推、拉、跑、抛、跳方面的自制小车、沙包、纸球等,并利用幼儿园的树木合理设置了“穿越火线”“跳起触物”等户外游戏。在走廊设置障碍跑,将塑胶跑道设置成大街,幼儿开着大纸箱做的车子,按交通规则,看交通标志行走,在操场边上设置“停车场”,便于幼儿取放“车辆”。在草地上,是几座大小不同的大型玩具,满足了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走跑跳攀爬的需求。

另外,幼儿园还搜集了竹梯、木梯、洗干净的油桶,便于幼儿挑战平衡能力;搜集了大大小小的轮胎,让幼儿滚轮胎、跳轮胎,探索轮胎的各种玩法;发动家长,用纯净水桶制作了小推车,用饮料瓶制作了拉力器,用易拉罐制作了“梅花桩”等等。户外游戏材料的丰富加大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对幼儿加强了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活动前要谈话讨论:“活动中怎样保护自己?”“玩时为什么要与别人保持一段距离?”“说一说,操场上还有哪儿危险,怎样避让?”除了谈话讨论让幼儿思想上提高认识外,教师还组织一些户外体育小游戏,提高幼儿的躲闪能力,比如“捉尾巴”“老鹰捉小鸡”“老狼老狼几点了”等,让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提高身体灵敏度,保护自己,灵活躲闪,不让自己受伤害。

除了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外,教师还要合理组织户外活动,适当地规划场地,减少幼儿间游戏的相互干扰,保证每个幼儿户外活动的空间。对于特别活泼,自制力、约束力很差的幼儿,教师眼睛不离左右,时刻关注,及时提醒;对于体质弱的幼儿,提醒其及时增减衣服,将活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量运动带给幼儿伤害。对于喜欢特立独行的幼儿,提醒其不要随便离开集体。同时,教师适当教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圈到了树上,怎样才能安全地拿下来;毽子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该如何取得别人原谅。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要主动请同伴相助,增强幼儿对危险的防范意识,真正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结 语

总之,在实施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解放自己的思想,在集体活动中,巧用游戏精髓,提高教学质量;在区域活动中,丰富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与交往,减少教师的无关干预,提供生生学习的机会;在户外活动中,敢想敢做,投放适宜的户外活动材料,满足幼儿运动的需要,同时引导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

[1]吴耀桽.以游戏精神为基础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10):129-130.

[2]马慧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途径探究[J].学园,2017,(06):92.

猜你喜欢
户外活动幼儿园游戏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户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组织的实践探究
爱“上”幼儿园
户外活动开始啦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