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

2019-01-19 06:08甘丽卿
职业·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甘丽卿

摘 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改革相接轨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提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适应生活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 教学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目标正在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了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就是说学生既要拥有外显功能的知识技能,更要获得学科内外的隐性品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4个方面。中职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要上岗就业,是最年轻的学徒、技工。作为需要全面发展的人,除了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中职语文应当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部分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强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那么中职语文的教学在这四个方面将如何践行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基于语言理解与运用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必将获得了文化的积累与成长。我们的语言理解与运用就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生活、学习中能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参差不齐,但大多数还是能顺畅地进行阅读,可是由于读书兴趣不高,他们上课走神、趴睡的不在少数。因此,让中职语文课焕发光彩,让中职学生积极学习,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关键。

1.以读促写,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中职语文课堂经常不是一片死寂就是聒噪阵阵,而通过朗读能把他们拉回到课本上。因此,让他们或动情诵读或静心默读,在朗读中咬文嚼字,在阅读中品味语句,学生就会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阅读了寻物启事的基本格式后,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以某个同学为原型写则寻人启事,就引发了同学极大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以听促说,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绝对不能传统式的一言堂,而应当把更多的舞台、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学会主动地积累语言,感受语言,运用语言。面对课文中出现的陌生词语,除了采用传统手段让学生抄抄写写,还应该让他们在语境中读读背背,甚至谈谈说说。不管是个人发言还是小组合作,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发展学生语言理解力。《劝学》一课中有比较多的生字,比如“不积跬步”的“跬”,比如“金石可镂”中的“镂”,教师除了从字形上进行解析,让学生记住他们的涵义后,还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多重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思维的锻炼相当重要。”语文教学应当通过语言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以此提升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品质。评价一节语文课是否有效,主要的标准还是看课堂上学生思考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并以多种方法去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项链》一文,学生通过阅读初步获取了文本所外显的批判小资产阶级爱慕虚荣的腐朽思想,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现今生活中因为欠债跑路毁约的种种畸形现象,进行深度思考。在拓展学生思维广度的同时,让学生去发现玛蒂尔德为偿还债务而表现出来的勤劳、坚强的质朴本性。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应当让“课堂成为学堂”应当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对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三、基于审美发现与鉴赏的深度阅读

1.品词析句发现美

学生在初步朗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解读文本中精彩的词语句子,并透过这些句子深入研究其中所蕴含的人物情感,从而达到发现美,感受美的目的。《雷雨》中的周家长子周萍打了工人代表鲁大海两个嘴巴后,鲁侍萍痛心地走到周萍面前对他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学生联系上下文品味鲁侍萍这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的一句话,来体会文中人物悲喜交加的心理变化过程:鲁侍萍没想见到会在周家遇到了久别三十年多年的儿子,更没想到不知底细的亲兄弟一见面就互相仇视,亲哥甚至叫仆人对弟弟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意外,鲁侍萍的感情从惊喜的巅峰跌落到愤怒、伤心的谷底。作为一名底层劳动人民,她再也不能对已经是资本家的儿子亲切地叫出“萍儿”——这个在心底挂念了长久的名字了,她只好带着鲁大海伤心欲绝地离开了周家。

2.深入文本鉴赏美

朱光潜先生说:“对一个作品,我们只能感觉到它好还不够,还应该能说出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就是审美鉴赏阶段。作为审美主体,我们要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探索美的原因,认识美的本质,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因此,我们需要走进文本深处,感受形象,体验情感。《人类的动物园》以狮子和蚂蚁为例,表面上是写高级动物和低级动物的不同表现,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发现文章是影射了人类社会几种不同类型的人的特质,既有赞赏人类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的品格,也有对蚂蚁人——“越低级的动物则越喧闹”的“忙碌而委琐”的品格的讽刺。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积极主动的思维,通过阅读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在审美鉴赏中,提升审美境界。

四、基于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语文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弘扬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解答。

1.开发课文素材,拓展阅读,发掘传统文化、先进文化

语文课本里的选文中承载着民族文化知识,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是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要在教材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拓展阅读,整本阅读,去提升自己的素养,滋养自己的人格,获得生命的成长。人教版的《林黛玉进贾府》,文中涉及诸多文化内容,比如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建筑特色,比如人物之间封建等级文化等等。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布置学生去阅读《红楼梦》。除了要进行人物分析,情感体验之外,也可以针对中职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探讨。比如服装班的学生可以研究人物的服饰变化,药剂班的学生可以研究饮食文化。以课本为依托,布置学生去阅读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必然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文化传承与参与的行动中。

2.开展课外活动,深入情景,弘扬传统文化、先进文化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要求学生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例如,在端午节时,与学生一起包粽子,洒黄酒,观看龙舟比赛,朗诵纪念屈原的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和理解。我们也可以在课堂上适量地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渴望,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举行诗歌朗诵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也可以请专家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开講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相对于严肃的课堂,中职生更喜欢活泼的语文活动,因此适时适度地开展课外活动必然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先进文化。

中职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成的,那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采用各种教学途径和育人方法强化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中职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