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2019-09-10 07:22欧盛健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欧盛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培养质量也随之提高,“核心素养”这个非常新颖的词汇也出现在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相关领域中。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能力—,即学生通过学习数学达到某种目标或者形成一種综合性能力,这种能力脱胎于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教师的经验。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争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这个词主要是源于西方的“Key Competencies”,直译为“关键的能力”,但是从它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其可以翻译为“关键素养”。核心素养相较于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容易被接受,因为素质教育经过这几年的融合接轨已经被教育界接受并且实施,而且“素养”这个词相较于“素质”更符合中文的语境。因为素质中的先天性或者非教育性的因素在教育方面不如“素养”二字容易获得认同。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学之后所形成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为以后的教育改革做铺垫的,所以小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被重视。

一、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

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更新与变革,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数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掌握了充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能够将这种能力用于实际生活中,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角度来思考转化问题,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教师要培养学生这种积极处理问题的习惯和品质,包括数感,即对数字的敏感程度、符号意识、集合数据分析、运算推理等。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小学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一部分,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对上述核心素养的本质特点进行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要在学生个人素质的发展情况下分析教学课程的价值。为了在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教师核心素质培养

教师的核心素质不达标如何能要求学生有很好的素养呢?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要学习新课标,丰富自身知识和教学经验,努力研究小学生认知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严密的思考。

2.在问题中渗透核心素养

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逢事问个为什么。”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都是对这个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度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果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行为。学贵有思,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鼓励学生对事物提出不同的看法。问题的出现不在于它是否具有建设性,因为出现的每个问题都是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不确定。教师不可轻视学生提出的问题,简单一点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或者实验来验证猜想。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是不是可以化成两个或者四个三角形进行求解”,笔者没有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分给了学生几个硬纸板让他们自己操作与测量,并用公式得出来面积与之进行对比。

这种方法成功地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层面的兴趣有所提升,并为之后的多边形面积求解打下基础。学生在对问题求解的过程中提升了运算能力,培养了推理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

数学的学习不只是为了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近些年,数学的应用题更受核心素养教育的青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文化探索,提高教学成果。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展开具体的教学,即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先进行贴近于生活的情景铺垫或者呈现一些课程上会用到的图形、事物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在教学《乘法》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给学生准备几块糖,给小红三块,小明四块,问总数;接下来是七个人一人一块,问总数。之后,教师逐步引导如果糖很多怎么求解,引出乘法的概念——多个相同的数字求和。情境设定有趣且贴合实际,能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算、推理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经验

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图形的运动》为例。

1.课前准备

图形的运动本身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运动,他们因所学知识有限,不能很快反应过来。所以上课之前,教师要准备一些道具:2个硬纸板裁成的圆、2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涂了不同颜色的风车以及另外一些给学生实践用的硬纸板。

2.开展新课程

首先,在讲课之前,以实际生活为例。比如,现实生活中有双胞胎,有一模一样的娃娃、积木,那么数学中有哪些操作可以得到相同的东西,进而引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拿出准备好的相似的图形。其次,用手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风车中是平移得到还是旋转得到。再次,将硬纸板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裁剪出可以平移或者旋转的两个物品。最后,联系实际生活给学生留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有什么东西是通过平移或者旋转得到一个整体的物品。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为了给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每位学生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争取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叶鸿琳.在“真实”的课堂中经历“有效”的数学学习——例谈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施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1):89-90.

刘发美.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7(12):202.

曾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62.

万微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0):18.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