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2019-09-10 07:22周金玉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周金玉

【摘要】小组合作模式的生成课堂不是理论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和结果就是生成教学目标,要将自主合作探究具体化,时刻谨记“以生为本、高度自主、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阳光生成”,让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爱上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产生了。近两年,所有教师都在为学区提出的生成课堂努力着。以下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的一些尝试。

一、合理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的构成合理,是有效合作的保证。合作小组成员一般由4名学生构成,笔者根据学生学习的水平、兴趣爱好、语言表达能力等将其合理搭配,并进行角色分工,设组长、记录员、发言员。组长负责小组的统筹安排和督促检查,记录员负责整合小组的意见与倡议,发言员代表整个小组在班级中交流本组的观点。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笔者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认真倾听,等他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对于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学习比较困难而又不敢发言的学生,笔者让组长负责把一些容易表达或相对简单的理由让他们来回答,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共同提高,都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避开“课堂就是优生舞台”的现象。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讨论虽然人数不多,但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闲聊和争吵现象,笔者会通过一定的组织纪律进行约束。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讨论质量,做好学生讨论的有序调控,深入学生讨论当中,适时引导但又不过多干涉,让每位学生都能专心致志投入其中,让小组交流的重点时刻贯穿整个课堂。

四、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展下去。因此,在小组交流后,笔者让学生按制订的小组评价细则对其他组同学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是对书面作业的评价,也可以是对口头发言的评价,还可以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或小组合作的评价等。具体方式可以采用生生评、师生评、组内评、组间评等。

五、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内容合理分工。没有规则、没有分工的合作学习很容易成为“自由市场”,嘈杂无序,教师难以驾驭,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他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只有合理分工,才能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能极大地提高班级学生的参与度,是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的重要平台,适当运用小组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其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行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不断地思考与交流中,我们发现,所有课堂都有适合小组合作的问题和内容,只是部分教师没有找到;不是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而是没有找到师生课堂的共鸣点;不是小组合作本身的使用有问题,而是在导学、合作形式、展示、评价等方面出了一些问题。

六、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个课堂独立的环节,而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由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评价等环节构成的。只有做好这些环节的设置安排,学生学习效果才会有所提高。

1.导学是基础

导学是合作的基础,导学的问题或活动一定要具有开放性,如让学生“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读一读”“谈一谈这节语文课的收获”。这样的导学就没有门槛,学生只要说,一般都是符合题意的,多少都不在乎,都有成功的体验。开放性问题往往不追求小组内形成同意的成果,小组往往是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开放性问题往往能使后进生有能力去参与、去展示,也可以让优秀学生深度展示。

2.合作学习是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和方式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学习内容不同,合作方式就不尽相同,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制订不同的小组合作方式。例如,语文课中的情感性开放性问题,可以采用轮流参与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说一说,或深或浅,不追求一致的结果。总之,不论是轮流参与、推火车、分角色,还是用其他方式合作,教师在备课中一定要合理安排,不能笼统用“小组合作学习”几个字概括。上课前,教师要反复思考、论证合作方式,想一想导学案中的小组合作方式能不能让全体学生参与,适合不适合这节课,需不需要调整,要了然于胸。

3.展示要合理

展示是随时随地的,不要把展示仅仅理解为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展示。“个个展示”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到一次小组合作中,已经完成了一次个人展示,每一次小组合作,都是实现一次“个个展示”,学生已经获得了成功体验。同时,所有的展示都是为教学任务服务的,达成教学目的展示即可终止,不要做毫无目的的重复展示,每一次展示都是教学任务的一次实现和生成。

4.评价要服务于教学

评价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要引導学生回归为教学目标,生成做评价的道路,不要让评价程式化、形式化、复杂化。要简化评价,不要让评价影响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思考教学目的是什么,就是把评价引导到学习任务上来,让评价为推进课堂教学服务。

“小组合作”模式的生成课堂不是理论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和结果就是生成教学目标,要时刻牢记自主合作探究,将自主合作探究具体化,让课堂充满乐趣,让学生爱上课堂。

【参考文献】

王国章,吴永玲.合作学习及其尝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5(1):47-5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