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考

2020-07-09 03:33陈梅
求知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计算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训练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阶段的教学核心。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他们慢慢接触越来越复杂的计算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培养学生相应的计算思维,尤其是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不同的问题找到具体的计算切入点,使学生的计算思维更加灵活开放。这样,学生在计算问题的处理上才会变得更加科学、有效,学生不仅能更快地解答各类问题,还会更加充分地掌握理论知识。本文透过一些具体的教学范例,研究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现算法多样化教学,旨在探寻一种更加高效的计算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算法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36-02

引 言

实现算法多样化,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能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处理各类计算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计算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有效融入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并且找到一些灵活的计算方式与技巧。这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能让学生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得到长足进步[1]。

一、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处理计算问题

很多教师会简单地认为,计算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且多做强化训练即可。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上的误区,这种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算法、算理等理论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另一方面要在计算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掌握太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学习认知,能够对算法和算理有更好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灵活地组织与构建计算教学课堂,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下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学科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应格外注重讲解算法多样化中的联想法,引导学生在处理计算问题时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字想象成实物,如苹果、香蕉等,然后将其相加。这种算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在各种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指导学生计算10以内加减法时,在给学生讲解了如何运用联想法之后,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10以内的计算题,然后按照学生座位顺序引导学生依次站起来计算。这种简单易行的教学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与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感受到数学课堂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起到更好的教学实施效果,也能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强化。

二、加强运算进位法的教学实施

随着计算教学的逐渐深入,教师需要逐步展开相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教学。在处理多位数的计算问题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掌握进位法。对于大部分低年级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学习难关,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时都会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知识内容的特点找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首先要将算法、算理这些内容都分析清楚,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应的知识原理。随后,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中加强对算理的吸收和掌握,并且在不断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学的核心便在于让学生对运算进位法有充分的理解,并且能够利用这种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透过一些典型范例来帮助学生掌握算理。如计算16+15=?13+12=?20+25=?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得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计算,一边计算一边进位,让学生牢记进位法的运用方法,做到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最后得出准确答案。一开始学生并不熟练,也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要多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做分析总结,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掌握上有哪些不足。与此同时,教师要进一步详细讲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方法,使学生清楚如何进位,进而使学生在计算时懂得运用进位法,在处理计算问题时更加准确、高效。在教学低年级学生计算问题时,教师不仅要有效落实算法多样化教学,还要让学生在不断丰富的训练中进行经验的归纳总结。学生运算的熟练程度,既需要对知识原理有良好掌握,也需要在大量实践中对自身的运算能力加以强化。这样才能够让计算教学的综合目标得到有效落实,进而使学生的学科能力得到提高。

三、强化学生对运算口诀的掌握

随着教学的慢慢推进,除最初的加减法运算,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乘除法运算。这类运算问题难度更大,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要求更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选择上也要更加用心。对于乘除法运算教学,首先教师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运算口诀的掌握。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记忆运算口诀外,也要让学生领会如何运用运算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多借助范例的分析与解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认知,让学生感受相应的知识原理,并且强化自身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相应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要让学生理解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析思路,让学生灵活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例如,在展开“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透过相应的教学过程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教师在引导学生计算乘法数学题之前,应先讲解乘法口诀,告诉学生口诀的规律,之后要求学生记忆“九九乘法表”。在学生牢记口诀后,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相应的乘法题,引导学生有效运用乘法口诀解决计算问题。在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展开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让学生在心中默读口诀、认真计算规范、准确写出得数。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非常认真,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乘法口诀表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推进学生吸收与掌握理论知识,让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高。乘除法的计算是低年级时期数学课程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推进过程中要体现出多样化的算法教学,在灵活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背景下,帮助学生更快地吸收与掌握知识原理,进而实现计算教学的多元化目标。

结 语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教学中,强化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锻炼是很重要的教学实践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出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不仅吸收与掌握知识原理,也对各种实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有更充分的理解。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才会逐渐提升,学生才会在不断丰富的锻炼中更高效地解答各类问题。这才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体现,也是计算教学目标有效实现的体现。

[参考文献]

孙红霞.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认知与探讨[J].才智,2013(24):37.

作者简介:陈梅(1980.7—),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数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