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结合 突破篮球教学难点

2020-08-04 21:00陈威魏敬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接球接球传球

陈威 魏敬

根据体育运动技能的不同特点,运动技能可以分为开放式运动技能和封闭式运动技能两大类。其中开放式运动技能有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开放式运动要求不确定性、快速和准确性,如球类、搏击类等。开放式运动技能要结合时间、空间、意识和情境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把比赛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放到平时教学中。要求教师要有创造力,创造不同情境的游戏或练习,结合比赛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篮球击地传球课中,学生的练习形式多以2人原地传接练习为主。单一的练习形式不仅枯燥、乏味,更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失去练习的动力,抑制了学生击地传接球能力的提升。对此,笔者结合日常篮球教学,经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利用场地上点、线、面结合的形式进行击地传球教学,更加有效地帮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提升篮球传接球的能力。

一、点、线、面的构建

在场地上标出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大约2.5m。按照逆时针的顺序,在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标上数字1、2、3、4。在1与2、3与4之间的边线上分别画三个点或摆放三个彩色垫,红色点(垫)在边线中间,两个绿色点(垫)分别在边线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位置(图1)。由此,彩色点、四条边线和整个正方形区域就构建了点、线、面。

二、点、线、面在击地传接球游戏中的运用

(一)点的运用

1.传球红绿灯

游戏目的:原地学习击地传球阶段,借助地面红绿点让学生体验正确的反弹点。

游戏方法:4名学生站在1、2、3、4号位置上,1号和2号位的学生相互进行击地传球,3号和4号相互进行击地传球。游戏开始后,学生练习击不同的点,去探索正确的击球点(距传球人三分之二的位置,即远离传球人的绿色点)。找到正确击球点的组完成任务(图2)。

思考与建议:此游戏适用于学生初步学习击地传球技术动作阶段。此阶段的教学重点是找到正确的击球点。通过击不同的点让学生体会传球的出手角度、用力方向、力量大小等,同时感受接不同角度反弹球的舒适度。利用传球和接球的双重体验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击球点。当学生能原地将球传到正确的击球点后,可增加原地运球环节,让学生原地运球几次后再将球传出。

2.“弹”判专家

游戏目的:学会目测判断正确的击球点,并将球传在正确的击球点上。

游戏方法:1号和4号击地传球、2号和3号击地传球,传球者之间没有提示点。练习者自己目测三分之二的位置,并让球落在正确的击球点上,完成击地传球(图3)。

思考与建议:学生初步掌握了击地传球动作,并明确了正确的击球点后,通过观察—判断—实践—纠错—再实践,形成动作定型,从而真正掌握击地传球技术动作。在击地传球练习中有两个难点:一是正确判断击球点的位置;二是根据判断将球传到正确的击球点上。当学生攻破这两个难点后,可将击地传球与原地运球或直线运球技术进行组合,做到技术之間的有效衔接。

(二)点、线的结合

1.快乐传递

游戏目的:巩固学生击地传接球技术,衔接好接球与传球动作,提升反应速度。

游戏方法:1号位学生持球,游戏开始后按逆时针的顺序,1号把球击地传给2号,2号传给3号,如此循环进行(图4)。

思考与建议:练习前提示学生注意传接球动作的规范性,避免因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技术动作。游戏中还要灌输重心脚意识,因为学生的接球和传球是两个方向,篮球初学者很可能出现走步违例。因此教师要说明接球后到将球传出前,至少有一只脚不能离开地面(不涉及运球的情况下)。让学生在练习篮球技术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篮球理论知识。当学生能熟练传递一个篮球后,可适量增加篮球的数量。

2.为你加油

游戏目的:巩固击地传球技术。培养学生传球后跑位的意识,以及给同伴加油的习惯。

游戏方法:1号位学生持球,游戏开始后按逆时针的顺序,1号把球击地传给2号后,1号跑向4号与之击掌加油,再跑回原位。2号接稳球传给3号后,2号跑向1号与之击掌加油。同理3号传球给4号后与2号击掌,4号传1号后与3号击掌,如此循环练习(图5)。

思考与建议:学生掌握了击地传球动作后,尝试与跑位技术进行组合练习。这样的技术组合既简单又实用,且能贴近篮球比赛。教师可依据传球后跑位的形式设计多种跑位路线。

(三)点、线、面的综合运用

1.交换阵地

游戏目的:初步体验直线运球与击地传球技术的组合运用。巩固正确的击球点。

游戏方法:学生2人一组一个球,两组共用一个正方形场地。以1号和3号持球为例,1号和2号一组、3号和4号一组。游戏开始,1号和3号击地传球给2号和4号,然后跑到2号和4号的位置,同时2号和4号接到球后运球到1号和3号位置,再将球传给对面的同伴。如此反复练习(图6)。

思考与建议:学生掌握了击地传球技术后,与直线运球技术进行组合练习,掌握两种技术的衔接方法。游戏时,学生直线运球与传球的衔接点容易出现走步违例。教师要示范并讲解避免走步违例的方法。此游戏还可以增加跑位技术,如2人原地运球等待,另外2名学生徒手跑位换位,而后完成击地传接球。

2.紧追不舍

游戏目的:衔接好击地传球与直线运球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游戏方法:学生4人一组站在正方形的4个点上。1号和3号持球。游戏开始后按逆时针的顺序,1号把球击地传给2号,3号把球击地传给4号,然后1号和3号跑到2号和4号的位置,1号和4号接球后运球跑到1号和3号的位置,而后击地传球给下一个位置的人,如此循环练习(图7)。

思考与建议:学生掌握了击地传球技术后,将运球技术和跑位技术进行组合练习。此游戏需要4人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无论运球的人还是跑位的人都要观察同伴的位置,同时明确自己的位置,判断何时该击地传球、何时该接球,最终完成配合。游戏初期,学生可能会出现混乱的现象,教师可先让学生用运球走来代替运球跑,同时提示学生多观察、勤沟通,做到默契配合。熟练后,再让学生加快运球和传接球的速度。此游戏还可以融入反应练习。如,4人按逆时针方向运、传球练习,听到哨声迅速转变变成顺时针运、传球。

三、教学策略

(一)以点为基础,让学生明确正确击球点的位置

击地传球最大的特点就是球要落地一次,再反弹到同伴的手中。那么球反弹到哪一点上同伴接着最舒服呢?这里需要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去实践。练习击地传球的2人之间有不同颜色的三个点,让学生尝试击不同的点来传球,反复实践。找到那个让同伴接球最舒服的点。

学生明确了正确击球点的位置,并在有提示点的情况下进行了反复练习。但在篮球比赛中,击球点都是靠自己去判断的,为与比赛接轨,这时候就有了第二个策略:目测三分之二点。场地设计中,1号和4号之间,2号和3号之间无提示点,练习时,让学生先目测三分之二的点在哪儿,判断好正确的击球点之后再将球传出。

(二)以线为方向,让学生理解击地传球的意识

篮球比赛是5个人一队,那么同伴之间就要相互适应不同的传球力度、出手角度和球速快慢等。这里的教学策略就是不要固定传接球人。4个人按逆时针或顺时针顺序完成击地传球,同伴之间可以换位置再尝试练习。

在比赛中最常见的一种小配合就是传球与跑位的运用,因此要培养学生传球后跑位的意识,在赛场上只有跑位才能出现得分机会。练习时,让学生沿着正方形边线的方向击地传球,然后沿着另一条边线快速跑到前一名同伴处与之击掌,掌握击地传球与移动跑位技术的组合运用。

(三)以图形为重点,让学生体验运传组合的技术运用

经过实践发现运球与传球技术组合衔接很容易造成走步违例,就需要让学生练习运球后击地传球,教会他们如何衔接好运球与传接球技术,并做到不走步。将运球、传接球、观察、判断、配合、跑位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浓缩的战术配合。之后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这些元素。学生通过练习,学会运球观察、跑位观察、瞬间作出判断,并与同伴合作,掌握击地传球、跑位、运球技术的组合运用。

猜你喜欢
传接球接球传球
篮球传接球技术的训练与实战研究
大树的日常
传球游戏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足球接控球能力游戏三例
关于中小学传接球教学的三点思考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单元教学微型专题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探究
浅谈篮球运动中传球技术的重要性及其训练
一道“传球”问题的解法引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