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看课议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0-08-04 21:00郑志平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农村课堂教学

郑志平

“送教下乡”是带动提升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看课议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笔者将“名师工作室”多次送教下乡的活动情况记录进行整理,对隐含在“看课议课”背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仅作引玉之砖,以期对提高一线体育教师在送教下乡中的“看课议课”水平有一定借鉴和帮助。

一、看课准备不足

在送教下乡看课议课中,看课前的准备不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送教面对的是农村学校,而且是借班上课,这就对看课前的准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校情学情的准确把握,对课堂信息的有效收集,对教学流程的科学记录,都会对议课时的“复盘”产生影响。

(一)课前实情把握不足

课前实情把握不足是送教看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看课教师课前没有了解任教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没有了解看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没有了解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教材处理和队伍组织调动,没有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这就导致了看课的盲目性。

解决策略:

1.看课前要做到“一看二解三知”,即:看“场地器材”,解“师情学情”,知“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未雨绸缪,做好理论储备,针对农村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列出议课维度表。

3.针对教法选择、教学手段运用、重难点突破等要点,具体归类,分工协作,做到心中有数。

(二)课中信息记录混乱

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点评。对于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重难点的突破把握、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等,课中信息记录记到什么程度,决定了议课的深度。有些看课教师,看课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神饱满、集中注意力,导致记录无明确目的,无清晰教学架构,无明确课堂观察思路和观察点,这样就无法深入思考,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评定。

解决策略:

1.农村体育教学课堂大多在露天的运动场地,比较嘈杂,看课时应以饱满的精神,认真倾听。

2.做好听课记录,运用字母、符号、数字编号方式组织和串联记录下的素材。

3.依据课程标准的“四个方面”来撰写看课记录。教师的“教”主要关注四个维度: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学练设计。学生的“学”主要关注四种状态:参与、技能、健康、适应。

(三)课后无法“复盘”整合

“复盘式”评课是一种借助“复盘”,推演教学过程、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评课方式。有些教师看课后,没有将看课记录进行有效提炼整合,看课记忆始终是一种“碎片化”的状态,这样就无法确定一堂体育课的优点和不足,就无法在议课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无法用听课记录中的素材来正确评价一堂体育课。

解决策略:

1.看课后要及时梳理所记录的素材,提炼出主要观点,以观点统领素材,并用看课记录材料支撑自己的观点。

2.把印证不同观点的素材用不相同的记号区分出来。

3.将围棋中的“复盘”用于议课。通过“复盘”,反思教学过程,思辨教学方法,判断动作技能与体能目标的达成。

二、议课浮于面上

敷衍了事的现象在送教的“看課议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皆大欢喜”的评课,或因议课者准备不足能力有限,或出于人情面子和各种利益的考虑,“课未完,评已定”,难以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就无法达到送教的目的,即“送去一节课,带动一个面”的效果。如何在议课中,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深层的建议,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值得探讨。

(一)只议“教”不议“学”

不痛不痒,把“议课”当作一个过场、一个形式,见识狭隘,没有建立以议“学”为指向的科学议课思维。评课议课视角仅仅局限在教师“教”,而忽略了对学生“学”的关注,忽略了“学练”这个体育课堂教学的核心,无法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无法实现从“听课评课”到“看课议课”教研文化的重建。

解决策略:

1.议设计思路(简单、直接、有效)。以学定教,应站在“学”的角度去议教学设计中的三维目标。

2.议组织教学(清晰、准确、扼要)。针对农村学校场地器材,应将议的重点放在组织调动队伍学练过程中学生的自主表现、互动行为和达成效果。

3.议学法指导(简明、扼要、清晰)。关注差异,贴近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重点议学生的“六种状态”,即注意、参与、合作、思维、情绪和达成。

(二)只谈“优”不谈“缺”

无法做到“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通过议课传递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授课教师怎么做会更好。部分议课教师因袭保守、碍于情面,赞多贬少,没有民主交流,没有真实的表达,更没有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拓展,无法做到以评促研,发挥“议”的实效。

解决策略:

1.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作为维度,获得不一样的发言角度。

2.梳理体育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典型问题,以案例为载体,角色互换,拓展评课主题,将“什么是体育教学核心”的思考引向深入。

3.联系教师自己的教学实例,从正反两方面,因课而异,对课堂教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客观评价。

(三)只看“面”不看“因”

农村一线体育教师由于受教研环境限制,与城区体育教师相比,听课学习、教学比赛的机会较少,在评课中,容易表现出无从下手或“零敲碎打”等现象,无法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无法用有效的方式和语言议课,影响了“议课”所要达到的研讨目的。

解决策略:

1.议课时不必面面俱到,可把握体育课程的某个基本理念,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点”,阐述自己的技能或体能教学的主张或看法。

2.在思考、商议、分析课堂的基础上,从“如果是我来上,应当怎样上”的角度进行议课。

3.作为组织者,应针对如何利用体育课程理论建构和如何看课方面,对农村教师进行如何议课的方法指导。

三、角度无法整合

“专家”或“行政领导”点评,最受议课教师的关注,面对基层的农村体育教师,一部分的评点“专家”居高临下,不接地气,或以“老资格”自居,用固有观念或模式去解读体育课堂,无法使困惑的问题明朗化,从而形成一种内生性的教学变革力量。

(一)定调定向模式化

议课的过程应是百家争鸣,而在议课中,存在某些组织者用克板的标准和条条框框去束缚议课教师,议课教师只能围绕“专家”或“行政领导”定下的基调,做蜻蜓点水似的评价,不能引起共鸣,这样只能是“1+1<2”,无法达到议课初衷。

解决策略:

1.议年轻教师的课。应侧重体育课的结构、教学常规及教学组织,重点放在技能动作如何教、体能练习如何学练、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上。

2.议成熟教师的课。既要捕捉成功的经验,又要认真发现课堂的不足,以帮其矫正,促其风格形成。

3.议示范课。着重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呈现细节,挖掘教学行为背后的理论支撑,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

(二)脱离实际变“讲座”

由于送教地点在农村,受交通的限制,往往“专家”是匆匆到达活动现场,议课之前没有跟授课教师交流,先入为主,听完课之后马上议课,导致“沉锚效应”。还有部分“专家”没有考慮农村实际情况,任意“拔高”要求,面对农村教师的“失语”,又只好将议课变成讲座。

解决策略:

1.议课前与任课教师交流,找准“观点”和“议点”,通过问题来引发认知冲突,给执教及观评课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2.避免任意地“拔高”要求,应该正确看待农村体育课现状,挖掘农村体育教师的优势、特点和风格。

3.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给授课及观评课的体育教师留下思考,使其受到启发,避免观议课耗时、低效、信息量过大且过于分散的现象。

(三)居高临下“一言堂”

有些“行政领导”评课过程中,所思所想脱离农村教学实际,让议课变了形、走了样,议课由“百家言”变成“一言堂”。

解决策略:

1.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避免把上课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从一个平等的同事角度去考量分析课堂。

2.围绕议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进行聚焦,由“个”上升到“类”,再由“类”上升为“成果”,将议课研讨进行一个总结和提升。

[本文系“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校”及 “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编号:JZ18029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农村课堂教学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