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红色文化主题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2020-08-04 21:00易淑清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源课外红色

易淑清

笔者学校所在的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煤矿不仅是毛泽东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是全国第一个产业工人罢工取得胜利的标志——成立了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还是全国第一条用烈士鲜血染红的“红领巾”(当时红领带)出现的地方,现在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发源地之一。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与红色文化传统,2014年5月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授牌、授旗,被正式授名为“安源路矿红军学校”。多年来,我们始终不忘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整体设计我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身体力行地践行各类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希望能使红色基因融入学生血脉,代代相传,形成了“弘道养正 臻于至善”的鲜明办学特色。如何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实施红色文化的教育呢?笔者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點、心理特征与体育教育的规律,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策略的研究”课题,做了一些初步而有益的探索。

一、思路

学校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培育红色文化传人,依托安源红色文化,通过建设“红色长廊”,以当地著名的革命烈士人物命名少先队中队,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希望能通过具有红色文化性质的主题式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全方位浸润红色文化,在顽强拼搏、永不言弃中增强体质,树立“排除万难,争取更大胜利”的坚定信念及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与红色文化基地传承人的自豪感,切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爱国热情。

二、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路径

1.红色文化融入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历来是学生最喜欢的,我们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学校现有条件,改编与重新设计了一类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体育游戏项目,使这类游戏具有如下特点:游戏名称呈“红色”。如“红军不怕远征难”(各种地形耐久跑)、“齐心协力”(集体跳长绳)等。

游戏过程显“勇敢”。如“枪林弹雨”(冲过封锁线),鼓励学生向前辈学习,勇敢地冲过密集投过来的纸球;“飞夺泸定桥”(通过吊桥,图1),游戏中配上“枪炮声”,在锻炼学生平衡能力的同时,培养快速通过的能力。

游戏评价重“坚持”。如“坚持到底”(拔河),胜方在1分钟之内将中间标志拉到本方一侧的第一条线,得2分,但负方能不让对方将中间标志拉到第2条线,并坚持到2分钟的,也能得2分,如不能坚持的则不能得分;“斗智斗勇”(互相追击,图2),第2轮游戏时,只要坚持到能超过第1轮的时间,就可获胜。

游戏器材多自制。如“勇攀雪山”(攀爬),需要制作适合高年级学生攀爬的绳山(图3),低年级学生利于游戏的轮胎(图4)组合器械等。

通过此类寓教于乐而充满红色文化气息的体育游戏活动体验,在帮助学生提高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及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了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优良的品格与意志品质,扩大了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效益。

2.红色文化融入学校体育竞赛

我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共同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红色基因与校园足球”相结合的主题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从2017年开始学校每年都举办了命名为“红色安校杯”校园足球班级联赛,让每个年级、每个班和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学生们从理解规则开始,逐渐感受足球带来的乐趣,通过参加班级联赛,认识足球运动的魅力。在班级联赛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班集体,他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以安源革命先辈的名字给各自班级命名,如三年级(1)班的“孔原中队”,二年级(6)班的“王耀南中队”等。在全校比赛过程中,各班都需要召开以“弘扬先辈精神”为主题的中队会,通过讲故事、议精神、唱红歌、画场景、写体会等方式,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遵守足球规则的基础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正确对待比赛中的胜负,努力做到胜利不骄傲、失败不气馁!

我校其他项目运动队也全面贯彻传承红色基因这一指导思想,教练不仅仅从技术战术上认真钻研指导队员,同时也结合优秀的红色传承精神,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经过科学系统训练,磨炼队员们的意志品质,在思想上,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求个人为团队服务的这一宗旨,全力打造一支支勇于拼搏、团结互助、个人服从集体的优秀团队。在2019年全市的各项比赛中都名列前茅,学校篮球队与足球队相继获得全区第一、全市前三名的好成绩。学校羽毛球队更是荣获个人项目多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3.红色文化融入学校课外拓展活动

开展校外拓展训练,是红色文化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运用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对革命战争时期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让和平年代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动力和源泉。为了更好地开发课外红色文化拓展训练项目,我们对本土红色文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充分的挖掘,合理利用安源历史文物多、重大事件原址与地形地貌保存完好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很多大型的课外拓展活动。如2015年建队日,在当地武警部队的协助下举行了“踏革命旅程,圆红色梦想”大型课外拓展活动(图6),全校师生在世纪广场开展了“爬雪山”“过草地”“运送伤员”“强渡大渡河”等多种以红军长征为题材改编的游戏,随后组织学生徒步到达安源胜利广场,在广场上安营扎寨(图7)。活动历时3个小时,重现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伟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此外我们还建立训练基地,开发课外红色文化拓展训练项目,学校近几年连续举办了“越野长跑”“登安源山”“渡泸定桥”“野外生存体验”等(图8、图9)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体育拓展活动,以此来展现红色文化精神,秉承红色体育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安源课外红色
中共安源支部的创建和发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追忆红色浪漫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安源党校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