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语文慕课开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8-12 06:34赵玲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慕课语文教学问题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型网络课程,为各领域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概述慕课的兴起,分析慕课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以语文课堂中慕课的开发利用为切入点,探讨目前国内语文慕课开发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将慕课教育的优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

关键词:慕课;语文教学;问题

一、慕课的兴起及发展态势

慕课,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大規模开放在线课程。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实践的一次结合,给传统的课堂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慕课模式起源于传统网络课程,具有传统网络课程的基本特征,但又独具特色。慕课作为新兴的网络课程,其主要特征为开放性、互动性和灵活性。随着慕课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并实现语文教学由传统课堂向网络课堂的转型成为学界一大关注点。

国内的慕课与国外的慕课相比起步稍晚。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慕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各个领域都在开发和利用慕课这一网络平台,为我国线上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语文慕课开发存在的问题

随着慕课进入到语文课堂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对慕课有了更多地了解,但由于缺乏经验,教师在语文慕课的开发利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一)语文教师参与积极性减弱

慕课走进语文课堂之初,学生出于极强的好奇心,对语文课堂持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促使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精心设计每节语文课,依据对课文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将教学每一环节的预设和生成进行精细地分析。教师准备好教学设计后,又开始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设备进行视频的拍摄。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其希望通过慕课学习到哪些知识,学生会对哪部分的知识感兴趣。录完视频课,教师需要对学生在听课中的各种疑问进行解答,最后还要对学生的线上习题作业进行修改评阅。整个过程会花费语文教师很多时间和精力。一节完整的语文慕课会比平常的一节语文课多耗费几倍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教师对语文慕课的激情会减弱。

以某中学教师教学朱自清《背影》一文为例,教师认为这篇经典作品在语文教育界对它的解读数不胜数,完全不用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录制一节慕课,并且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及网上的名师们,所以就给学生搜集了大量网络资源,结果出现的状况是学生通过网络课程确实学完了这篇课文,但学生并没有和语文教师针对这篇课文中传达出来的浓浓父爱产生任何的情感交流,本是一堂能让课堂氛围呈现浓浓父爱的情感教育课却变成了一节学生和教师脱节分离的语文阅读课,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符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念。

(二)慕课运作模式单一,课程共享度低

慕课在我国的发展起步晚,技术开发上与国外相比较为落后,基本都是对国外早期慕课的形式进行模仿,并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和学情进行新型慕课运作模式的开发,这就导致了我国慕课呈现出“课程运作模式单一”的现象,这与我们网络操作技术有限也有很大的关系。

经调查发现:在中国精品课程网上提供的课程网址有11.28%是打不开的,在能打开的网址中有一些需要评审平台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访问,还有一些重要资源信息只有在校内IP范围内才能访问。这给使用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开放课程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率。究其原因,大多网络课程的建设者可能考虑到申请的项目基金不足以满足持续的技术支持和管理。但是有研究者认为,导致优质资源共享程度低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者的开放共享意识淡薄,其大都只愿意服务于本校学生。这种现象以语文慕课的推广最为典型,每个中学都有语文教学的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许多学校都会把这些公开课放在学校的内网上,让本校师生共同学习,间接地和外校终止了交流,这导致各个学校的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师生的眼界不开阔。假使各学校可以将本校优质语文课程资源放在慕课的大平台上,让各个地方的学生进行学习,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的眼界,在很大程度上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这才是语文课的终极目标。

(三)课程内容设计不丰富,课程资源重复现象严重

从许多慕课平台后台数据可以发现,目前语文慕课的注册者数量不少,但是能够完成每节课程学习的人数不多。后台显示多数学习者是将慕课的导学和第一节看了之后就不再跟进学习,这说明这门课程对其没有价值或者激发不了其继续学习的兴趣,这促使语文教师反思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通过走访几所中学的语文教师,笔者发现他们线下的课程设计做得很好,但是却无法用慕课平台展示出来,一些生动的配音和动画效果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很好地呈现,学生只能听教师讲纯粹的理论的知识,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课程教学设计内容不丰富,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对网络上其他名师进行教学模仿,致使学生看到的慕课都是大同小异。同时,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加剧了教师教学设计的依赖心理,教师不愿进行语文校本和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这让整个语文慕课学习的资源进入了循环使用,在许多相似的慕课资源中,学生不知道该选择哪个进行学习,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

三、打造高效语文慕课课堂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师生互动,优化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语文交流活动,在慕课这样的新型语文学习模式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应该脱离,而是需要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校可以通过引进投资,提高本校的网络课程开发技术,使得慕课内部功能逐步完善,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实现线上的交流和互动。

实现师生交流互动,拉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其好奇心,需要教师有一个丰富而优质的语文教学设计。相对于优质的语文学习资源展示,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更为有效。黄荣怀教授曾指出 :“在数字化学习里学习管理系统(LMS)具有从学习资源管理向学习活动管理变革的趋势。”这就说明无论多么丰富的学习资源都需要学习主体的参与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设计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去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慕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进行慕课培训,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

慕课的推广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更离不开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要实现语文慕课的推广,学生的参与需要教师来激发,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则需要政府和学校给与保证。因此,在进行语文慕课开发之前,政府应该给与经费支持,学校应该提供大量的培训机会,为语文教师进行慕课的研发和利用。

各个学校之间或者同一学校的相关学科教师可以组建慕课制作团队,共同开发课程进行观摩学习。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们可以交流自己在教学这篇文章的经验,通过大家的合作,最后制作出關于《红楼梦》教学的校本明星课程。这样的形式不仅促进了慕课资源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尤其在一些综合学习中,集思广益,将各个学校的综合学习活动汇总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慕课,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三)建立跨校联盟,及时更新特色语文课程

中学语文的名师课堂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本校,应该把精品课程进行推广。同地区的中学可以结成联盟,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自身优势,承担语文课程中某一板块的课程开发,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板块的学习资源进行最优组合。结成联盟的学校中的优秀师资可以保证语文课程资源的质量,同时,也能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从而促进各个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每个学校主攻一个板块,大大缩短了课程开发的时间,教师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开发出更多优质的语文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帮助学生拓宽了语文视野。

我国的慕课教育拥有庞大的潜在学习者,因此,在慕课开发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语文慕课在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莉,斯蒂芬·鲍威尔,马红亮.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国际现状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2]詹泽惠,梅虎,詹涵舒,陈亚芝.中、英、美开放课程资源质量现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0(1).

[3]贾寿迪,杨洋.MOOC模式带给我国开放课程的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

作者简介:赵玲(1997—),女,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慕课语文教学问题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