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教师的有效评课

2020-11-09 14:36吴爱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吴爱华

摘要:教师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评课。文章通过列举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教学评课为例,从综观全程、聚焦课堂、关注素养、反思不足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评课,从而帮助执教者提高教学素质,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观全程;聚焦课堂;关注素养;反思不足;有效评课

学会评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提升教师素养的能力表现。评课教师可以从一节语文课教学中了解执教者具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素质,如教学目標设定是否明确,教材内容解读与处理是否合理,教学过程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方法运用是否灵活,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否有效,教学产生效果是否良好。另外,评课教师还可以从课堂评价语言、板书设计、黑板字书写等方面评价执教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等等。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可以先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再注重细节,讲究方法,最后进行全方位评价。下面,笔者结合学校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课文的第1课时来谈谈有效评课的应然之举。

一、综观全程,整体评价

听完一节课后,评课教师应该结合执教者所授课的课型、内容,以及对执教者教学全程的整体印象进行总体评价。例如,听了执教者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后,笔者认为课上得真实、扎实、朴实,正如作者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夹竹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境,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课文适宜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从朗读中感悟作者对夹竹桃的赞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执教者在教学中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了语言训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真正实现了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二、聚焦课堂,逐项评价

1.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一系列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还是一种情感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例如,《夹竹桃》这篇课文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执教者是这样制定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在自读自悟中感受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的特点,品味课文的语言;(3)借助画面,感受意境,指导诵读,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执教者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非常明确,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例如,执教者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介绍夹竹桃这种植物,既培养和提升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2.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严谨

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严谨,也是评价课堂教学高效的一个标准。评课教师对执教者的教学思路进行分析,一方面,要对教学思路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求教学思路新颖、独特,具有独创性。例如,在设计《夹竹桃》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时,执教者能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选择、目标设定及环节安排上进行思考,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课堂结构也很严谨。由课前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到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再直奔重点品读感悟,最后设置悬念布置作业。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而且环节时间安排也非常合理。

3.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评课教师在分析执教者教学方法时要注意看教学方法与实际教学内容是否相符,是否满足多样化的要求,有没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在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时,执教者在教学中语文意识很强,能把握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来教学,能依据《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意识和理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激趣式、启发式、谈话式、探究式等。尤其注重“读”的形式多样化。执教者注重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如默读、自由读、引读、范读、配乐读、师生、生生互读等,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读着读着,学生就能把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品赏朗读到领悟情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气,更加灵动。

4.教学效果是否目标达成

评价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教学效果是一项重要依据。因此,评课教师应该关注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有没有做好;学生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有没有做好。如果师生都做好了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一定是一节成功的课。就语文教学的本质而言,教师教的水平集中体现在学生学的效果上,所以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师生共同享受教学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受益程度高。学生不仅学会了阅读方法,而且还掌握了写作技巧。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课堂气氛活跃。

三、关注素养,综合评价

评价一节课,除了对执教者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之外,还应对执教者的基本素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教师的基本素养主要看其基本功是否扎实,如课堂评价语言是否丰富,板书设计是否合理,书写是否规范美观,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是否嫻熟等方面。例如,在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时,执教者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知识底蕴也很丰富,课堂语言充满激情和感染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每一段过渡语都衔接有序、优美动听,使得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对学生的激励语言和激励方式也丰富多彩、及时有效,产生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执教者的板书全面而简洁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的脉络。板书规范美观,书写娴熟。另外,执教者多媒体信息化技术运用熟练,课件设计精美,把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乐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适时的播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四、反思不足,帮助改进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可以说,即使一节成功的课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败笔之处,正视不足能让我们更快地成长。因此,评课教师在肯定教学中的亮点之外,还应指出不足或值得大家商榷的地方。一方面,能很好地帮助执教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进步;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教研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教学《夹竹桃》这篇课文中的“夹竹桃的韧性”这个自然段时,执教者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是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过短,以至于没有取得很好的实效。学生在交流时能准确找出描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读一读,但是谈得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注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而不是仅仅为了走形式。

五、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教师不仅能上课,还应多听课,更要会评课。笔者认为,教师评价一节课,如果坚持了上述评价标准,以人为本,以文为本,就能做到点评到位、精准、全面。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做到上述几个基本环节,就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效果就会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荣叶红.教师评课之我见[J].新课程(中),2015(4).

[2]赵红梅.新教师应通过“听评课”提高教学水平[J].中国教育学刊,2016(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