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上

2020-12-21 03:43蒋秋香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蒋秋香

【摘要】一部好听的乐章由一段好听的序曲开始,一出好看的戏剧由一段好看的序幕开始,同样,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由精彩的导入揭开。导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中所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功夫,精心地设计好课堂导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效率

一部好听的乐章由一段好听的序曲开始,一出好看的戏剧由一段好看的序幕开始,同样,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由精彩的导入揭开。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功夫,精心地设计好课堂导入。

导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中所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韦志成认为课堂的导入犹如文章的“凤头”,小巧玲珑,它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与课文学习相应的感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我则将每一堂语文课看成是一段短距离的赛程,学生则是整装待发的运动员,好的导入就能引导学生在枪响的那一秒钟超水平发挥,从而赢在起跑线上。

导入是艺术同时也是科学,要求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注意“实”“精”“活”“美”的和谐统一,同时兼顾启迪学生的思维。下面,就结合我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不同导入方法的运用及效果。

一、课题导入法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题就是课文的眼睛,可见理解了题目,也就抓住了中心。课题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的课题含义深刻,有的課题主题明确,一目了然。教师如果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就可以牵住文章的主线,对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在上《最大的“书”》一课时,我就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我问学生:“你们都读过很多的书,但是你们见过最大的书吗?”学生回答:“没见过。”“那你们想不想去读一读最大的书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课题导入法,就是这样简洁明了,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

二、分析题目导入法

这种方法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经常使用到。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课题两遍,再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的回答马上会紧扣几个问题进行展开: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在解决前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后教师随即导入:“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呢?让我们深入课文进行学习!”于是学生就带着问题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三、直观导入法

随着教育的发展,各种教学设施如电脑、投影仪等纷纷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辅助设备进行教学导入。直观导入法就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直观导入法包括:

实物启示法、教具演示法、实验导入法、录音导入法、图示描述法、录像导入法等。我在教学《两只鸟蛋》时就采用了这种导入法。我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两只鸟蛋问学生是什么,然后说:“这两只鸟蛋的身上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啊?”就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了课文的自读。

四、插图导入法

插图所显示的往往是文章的精髓。对于一些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或用语言文学不容易描述清楚的事物,就可以借助观察插图理解,它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低段的多数语文课本中更是图文并茂。如,在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上有哪些景物、人物?他在干什么?你看懂了什么?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出示句子,让学生图文对照,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的插图导入法,不但简便直观,降低了学习难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自主地感悟课文的意境,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五、趣味导入法

(一)谜语导入法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咏鹅》一诗时,我就先用谜语导入:“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摇啊摇,游泳抓不到。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学生听完谜面后,顿时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说谜底。等他们一起大声说出谜底后,我再及时出示课题。这样一个小小的谜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课堂增添了几分情趣。

(二)歌谣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指教师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联的歌曲作为导入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小小的船》一文时,导入巧妙地融入儿歌《小小的船》,当教室里响起优美而清脆的旋律时,学生们仿佛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了满天的星星眨着眼睛的美景,课堂也就很快进入学习的阶段。但在歌曲导入时所选的歌曲必须与教材有密切关系,同时歌曲本身的意义也应该积极健康。

(三)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如一年级拼音中的yi、wu、yu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整体认读音节,他们理解较困难,很多学生在认读时把它们当成拼读音节进行拼读,因此,在教学yi、wu、yu时,可以采用童话故事引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时,我就编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6月1日儿童节,小i、小u、小ü(出示卡片i、u、ü)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游乐场玩。游乐场里面有一个照相的师傅照的照片可漂亮了,小i就找来妈妈大y和他照合影(将卡片y和i贴在一起),大家看到了洗出来的照片就大声地念yi。小u也找来妈妈大w一起照(将卡片w和u贴在一起),大家看到照片也大声地念wu。这时小ü哭起来了,大家问他:“小ü,你为什么哭啊?”小ü说:“因为我没有妈妈。”说完哭得更伤心了。大y说:“别哭了,孩子,我来陪你一起照吧!”小ü马上擦干眼泪(相机将ü上两点擦去),向大y跑去(将卡片y和u贴在一起),大家看到照片就大声地念yu。这样一来,给枯燥的内容赋予极有生命的童话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yi”“wu”“yu”的四声在语言环境里的读法也就轻而易举。

总之,教无定法,但导必有法,设计时必须遵循“有起伏、有悬念,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理念,根据自己的特长、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力求新颖、高效,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创造更好的开端。相信这样的“起跑”不赢都难!

【参考文献】

[1]张海桃.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J].中外交流,2019(15).

[2]朱花萍.对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的探索[J].科学导报(学术),2020(4).

[3]皮青香.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J].科学咨询,2019(37).

[4]唐蕊.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导入设计“四法”[J].教师,2019(32).

[5]徐海霞.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现状及策略探析[J].大众科学(中旬),2019(4).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效率小学语文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