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评价情境创设的实践与启示

2021-02-08 08:44郑涛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郑涛

摘    要:当前,以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已成为重要的教学与考试评价要求。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评价情境的创设实践与启示维度探索,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以情境为载体的考试评价要求,也为基于情境的考试评价、教与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评价情境;学科核心素养;考试评价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在命题中要“注重情境对展示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价值。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需要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执行特定任务和运用学科内容的背景与依托”[1]。对评价情境有较充分的理性认识已成为新课改背景下,包括学科教研员与广大一线教师在内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创设良好的评价情境,也已成为考试评价者需要尽快掌握的一项必备技能。本文立足评价情境的维度,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情境创设展开论述,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发,以期为以情境为载体的考试评价和基于情境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创设评价情境的实践

《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的思想政治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显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要以学科任务为导向,从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和关键行为表现等四个维度来进行。笔者认为,这四个维度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真实发展水平的有机统一体。它提供的不仅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真实发展水平的具体要求,如果以如何创设有效的评价情境这一维度作为探究任务,其他三个维度则是解决这一探究任务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结合情境来源,从与其他三个维度的关系中综合考虑评价情境创设,不失为一个理解和创设政治试题评价情境的切入点。图1是评价情境分别与情境来源、学科内容、学科任务和关键行为表现的关系图示。

以下笔者仅从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的评价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和关键行为表现四个维度,结合202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8题,简要阐述对如何创设政治试题评价情境的粗浅看法。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这表明我国复工复产成效逐步显现,经济复苏步伐正在加快。但是,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2020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明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六保”,并把保居民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

当前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

(一)创设真实的评价情境

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评价情境具有重要价值。《课程标准修订版》在“测试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命题要求”部分提出,高质量的学业水平考试,能够使学生的应答展现真实的素养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情境的创设是否巧妙,能否使每个学生在该情境中均愿意或必须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素养发展水平。为此,应该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就考试评价角度而言,强调“真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只有置身于这些“良好的问题情境”,即身临其境时,才能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回答这些问题,“愿意或必须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素养发展水平”,从而获取学生真实而有效的学习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真实的评价情境”,并不是说“只能将那些实际发生过的具体事件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命题材料,它强调的是命题所使用的情境应该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并具有足够的可信性”[2]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把这类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情境称为“生活实践情境”。显然,上述202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全国Ⅱ卷)第38题中,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冲击和影响、疫情下的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评价情境(以下统称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情境”)无疑源于真实的生活。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命题时我们应根据考查的需要,注重选择生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来设置试题情境,但我们同样不应忽视的是,事实上还有一类情境,这类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这类情境也属于真实的情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将其称为“学习探索情境”。

(二)创设与学科任务相联系的评价情境

我们知道,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虽不可直接观测与度量,但它会通过各种具体任务的执行,外显为行为表现特征。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行为表现评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事实上,不管是“生活实践情境”还是“学习探索情境”,指的都是以真实的问题背景为依托、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这告诉我们,创设评价情境必须与学科任务相关联。就思想政治学科而言,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是基本的学科任务类别,可以作为设计不同类型试题的参考。因此,在上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情境中,完成“当前保居民就業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这一作用的传导过程”问题的回答就涉及了描述、分类与解释等学科任务。

(三)创设与学科内容相关联的评价情境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与挑战。学科内容也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具体的问题情境如果不能与学科内容相关联,考试评价的学科属性就将无从体现。在上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情境中,运用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等经济知识,都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当然,值得强调的是,本题中这些知识的运用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再现,而是需要围绕考试评价情境,良好地揭示评价情境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比如,就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运用而言,在问题的回答中要能够比较准确、连贯地阐述考试评价情境和生产与消费关系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而不是要求回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也不是在描述、解释观点时简单贴上生产与消费关系这一知识的标签。

(四)创设能考查关键行为表现的评价情境

我们知道,学生的关键行为表现是在学科任务完成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考查中,学生在命题者所创设的政治学科考试评价情境中完成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等学科任务的外显特征就是其关键行为表现。一般来说,在真实的考试评价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学科任务完成得越好,其关键行为表现越突出,则表明其学科核心素养越高。

在上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情境中,学生如果能够根据试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运用经济眼光敏锐地注意到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居民就业,居民能取得劳动收入;居民有了收入,能增强消费信心,稳定消费支出,推动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复工复产;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复工复产,能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复苏;生活消费品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复苏,能促进产业链供给链畅通,进而稳定和扩大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学生如能在回答中富有逻辑、完整地呈现出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这一传导过程,能外显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等学科核心素养,其关键行为表现就是优秀的。

我们以评价情境为中心任务,结合情境来源探讨其与学科内容、学科任务和关键行为表现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为了通过创设良好的评价情境,有效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我们无疑需要将执行学科任务,视为将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外显为可观测行为表现的媒介,将情境视为运用学科内容、执行学科任务、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平台,将学科内容视为印证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依托。

二、对考试评价、情境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笔者认为,就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而言,本轮课程改革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出台了课程标准,推行了统编教材,这些成就中的任何一项都令人瞩目。此外,还有一个同样令人注目和值得赞赏的方面,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对传统教学理念辩证的扬弃:“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情境教学获得了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成为情境教学的实践者。”[3] 本轮新课程改革充分肯定了情境教学的价值,将其作为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课程标准修订版》中出现了“创设与生活关联的、任务导向的真实情境”“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多处有关开展情境教学的表述。

应该说,从考试评价方式来看,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评价情境创设是“创新与继承的辩证统一”。“创新”主要是指基于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基于教育评价的相关研究等,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测试视域下开展的考试评价,是对单纯以知识立意或单纯以能力立意考试评价的否定,哪怕这样的评价立意也伴随着情境试题的出现。而且,过去的“能力立意”更多的是认知能力立意,因而这里的“能力”也不是核心素养测评意义上的“关键能力”;“继承”是指早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台前,教学与考试评价中都已有情境的存在,分别为教学情境、试题情境等。在这个意义上,重视评价情境的创设,不是一种全新的考试评价建构,而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测评的、把情境作为测评背景和依托的考试评价方式的创造性建设,为新时期考试评价注入了新的科学元素,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这是对情境教学,乃至既有情境评价产生积极作用的肯定。

(一)对考试评价的启示

就考試评价而言,本文对评价情境创设的启示最主要的在于,要站在有效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研究如何围绕评价情境、学科任务、学科内容和关键行为表现四个维度,在进行学科任务导向型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时,创设良好的考试评价情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因此,提高考试评价素养的道路也许是漫长的。如仅仅是关于如何创设复杂程度不等的情境这一问题就值得深入研究。“为有效测试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必须构建复杂程度不等的问题情境。根据情境的复杂程度,思想政治学科的试题情境可分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4]即使我们知道了何谓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那么又该怎样构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呢?同样是基于情境的复杂程度,高考评价体系中为何只将情境活动分为简单情境和复杂情境两层,而未将“一般情境”视为一种问题情境层次?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二)对基于情境教学的启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与测评的考试评价情境创设,都要求我们的教学坚持基于情境的教学。如果我们依然不能走出仅仅以知识或能力立意的教学窠臼,这显然是远落后于时代要求了;如果我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基于情境教学的基础,虽然是好事,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可能由于固有的认知,而不愿去积极接纳新事物,造成故步自封,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更新理念,也必须认识到基于情境的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值得强调的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改变注重培养学生做题能力的倾向,突出做事能力的培养。“基于做题能力的教学,具有情境不真实(或者情境缺失)、任务不真实的特点,而做事能力的培养则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学科任务,从而促进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发展。”[5]

(三)对学习的启示

作为学习者,我们应关注实际生活。因为真实的考试评价情境源于真实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或者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相联系。同时,还要对知识的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扎实的知识掌握尤其是必备知识的掌握,必然无法应对相关测评;但只进行机械的知识记忆,势必无法适应基于情境创设的考试评价要求。评价情境的创设要求考生具备迁移知识的能力、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场考试有时其“情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自然与科技等不同领域,情境素材内容丰富,有助于更多地调动考生的生活经验及学科知识,并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考生在比较熟悉的情境中,凭借记忆完成任务要求,从而避免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生搬硬套”[6]。这是富有启发的真知灼见。

如果说,在未来的素养教学中,教学情境设计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教学专业技能的话。那么,在未来的考试评价中,考试评价情境,即试题情境创设能力将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专业技能。让我们对这种考试评价专业技能给予应有的关注,并积极提升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9.

[2]李晓东.教学情境与命题情境的区分及其意义——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J].中国考试,2020(1):47-53.

[3]林崇德,罗良.情境教学的心理学诠释:评李吉林教育思想[J].教育研究,2007(2):72.

[4]胡传勇,巫阳朔.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思想政治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 中国考试,2019(12):71-77.

[5]陈友芳,巫阳朔.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变革[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7/8):3-6.

[6]刘媛.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试题研究与教学建议[J].中国考试,2017(4):44-48.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与分析
聚焦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看美国高中生物主流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