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1-06-10 02:56曾超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曾超

【摘 要】本文论述校企合作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乏力、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师资队伍缺少实战经验等问题,提出依托校企共建平台优势,对接行业岗位,体现“三维协同”教学新理念,实施“三联融合”,组建开放式跨学科教研平台,优化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三阶递进”的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 连锁经营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25-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形成学习型社会列为我国教育改革战略目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家“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长期存在學生职业可持续发展乏力的现象

从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该专业学生具备基本岗位(如收银、销售、门店运营基本管理)的基础适应能力,但是后期可提升能力及后续发展竞争能力比较弱,目前该专业高职学生毕业2~3年内大部分处于企业岗位的中下层次,如图1。

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提高潜在发展能力,具体包括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和将来求学或职业生涯中连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的能力,如图2。

(二)传统教学资源与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培养的需求

以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为目标的差异化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为希望获得多样化发展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为其发展提供依托和动力。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有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学生缺乏自主权、自由度,在课程设置、考核等方面不能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达成培养目标。在开展以项目或任务驱动为依托的教学过程中,目前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师从主导角色转化为引导角色的需要。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差异化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避免各校专业同质化的内在要求,需要教师及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达成,同时学校为这样的培养模式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通过激励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差异化培养过程中,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符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还能在职业需求的基础上凸显专业培养特色,从而使学生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与探索能力。

(三)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脱节

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用人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高不成低不就,陷入两难的境地。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原因,一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缺乏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没有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二是缺乏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工作内容结合起来的双师型教师。三是缺乏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在教学内容上,技能培养滞后于企业技术和能力要求,直接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落后,缺乏职业素养,就业适应能力差,到了企业还须通过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团队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岗位的设置和岗位任务、岗位所需知识及能力等细节问题,将专业建设与之对应起来。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未来的高素质连锁企业人才并不是单一的收银员、理货员、服务员,必须要在行业或管理岗位上具备创新能力,如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经营模式的创新。

(四)师资队伍缺少实战经验

在人才培养中缺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大部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不仅缺少来自企业的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而且缺少推动专业发展的先行者和领路人,难以形成优秀的教学团队。这种状况不利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梯队的建设,校内教师缺少企业的知识,更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从企业来的人员教学方法和能力不足,难以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现有教师对连锁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了解不够。教师对当地连锁行业和连锁企业的用人需求与岗位要求没有开展深入调研,缺乏企业岗位工作的实践经历,不能做到“理实一体化”,对学生的培养必然会出现目标与方向上的偏差。

二、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为解决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可构建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三维协同的创新教育理念和“学—训—赛”“学员—准员工—店长”三阶递进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从课程开发到教学实施,再到人才培养评价,打破校企、学工、理实之间的三重壁垒,如图3。

(一)对接行业岗位,依托校企共建平台优势,体现“三维协同”的教学新理念

结合岗位的需要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采用实境教学和实地教学,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商贸物流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商贸流通综合实训活动,打造真实的商务环境。通过开展职业核心岗位实训+职业拓展岗位实训、校内教师指导+企业兼职教师指导、虚拟背景+真实企业案例,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三维协同的创新教育理念。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个性化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与企业深度合作,实行互补型授课。将课程教学与资格认证相结合,实现两者的统一。

(二)在教学中实现“三联融合”

依托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平台,以我院“百丽店长班”“屈臣氏订单班”“顺丰订单班”为依托,实现“校企互联”共同育人模式。围绕企业岗位综合职業能力标准,实现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互联、目标共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中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教育,实现大学生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开展课程学分和素质学分改革,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以实现“学工互联”。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实施校外参观体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校外专题实践教学(校外项目教学、轮岗见习、顶岗实习),以实现“理实互联”。

(三)组建开放式跨学科教研平台,优化师资结构和课程体系,实现“三阶递进”的教学过程新路径

通过“内培外训”“引才借智”等方式,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校企双栖型教师、高校兼职教师组合而成的“校企互通、专兼结合、动态组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坚持定期外派专职教师进修学习,到一线岗位实习,保证团队教师具备广阔的职业视角、丰富的行业信息以及实践工作经验。例如在制作连锁门店的商品理货过程中,播放理货人员的操作过程和标准,然后播放沃尔玛、屈臣氏等著名公司的理货操作视频,布置思考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并在专门的教学微博上定期进行互动。

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学—训—赛”的递进层次,形成创新教育模式,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培养“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商贸流通行业管理人才。

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学生大二下学期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进入“百丽国际店长班”进行学习,经过系统的企业课堂培训、实践操作和企业考核后,成为企业“准员工”。大三进入实习单位实习岗位,逐渐成长为店长助理或店长,实现“学员—准员工—店长”三阶递进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三、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一)人才培养质量高

以连锁经营企业主要岗位综合职业能力为标准,实施学校企业互联、教学学工互联、课内课外互联的三联,实现产教融合、理实结合、教研融合三个结合的“三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提炼和深化实践,培养符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在麦可思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中,就业质量、教学培养质量、素质、能力、知识培养、专业满意度、毕业生整体评价等指标均具有优势。以2017级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为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业现状满意度最高,居学院第一,职业期待吻合度居学院第二。

(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

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获批成为自治区特色一体化项目的建设,以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业务流程、操作规范、文化氛围和运行管理模式,专业教学建设以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三者结合为目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职业成长稳步推进

“学—训—赛”三阶递进和“学员—准员工—店长”三阶递进注重专业培训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开展通用技能课程的建设,使学生具备岗位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中国零售新星大赛等赛事并多次获奖,体现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同时,学院社团物流连锁协会荣获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围绕技能课程开展数字化资源群建设,教学成效明显。

本文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针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构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结构优化、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实现了专业教学建设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三者结合的目标,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对职业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改科研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为雄,霍炬,姜华,等.校企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

[2]李洁坤,罗芳琼,唐小平.校企联动共建共管共育的人才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48).

[3]李丹,阮少江,刘春雷.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探索[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

[4]王振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1).

[5]马君.加强通识教育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J].职教论坛,2017(29).

注: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商科类职业院校专业诊改与专业群建设协同推进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9B036)

【作者简介】曾 超(1978— ),男,汉族,广西宾阳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市场流通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市场营销。

(责编 丁 梦)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