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6-11 04:07汪永学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汪永学

【摘 要】数学源自生活,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生活事例来辅助教学,使得数学更有趣、易懂,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创新的精神。本文从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以及运用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浅谈将生活情境有效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234-02

数学作为小学课程的一门主要学科,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字感知能力以及基本的生活运算能力,为学生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使整个课堂氛围更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因此,融入生活情境法的数学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意义的。

1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一些事物缺乏深入的认知能力,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在低年级阶段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应用,能够更加真实、直观地表现抽象的数学知识,提升小学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1]。数学本就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的有效结合,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重要性。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把握好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尺度,从生活化教学着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应从实际生活的事例出发,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生活层面理解数学内容。

2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直观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为更大程度地发挥生活情境法的教学作用,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切合实际原则

生活情境的创设应该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基点,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事例作为情境创设的材料,从而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生活内容的认同感,这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作用。将实际生活与教学结合,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现抽象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保障教学质量。

2.2  针对性原则

小学有着多个不同的年级,每个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专业的教育理论知识,熟悉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制定适用于各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案。对1—3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多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对4—6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思维方式慢慢趋向于抽象思维,但还尚未完全形成抽象思维[2],教师应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结合应用,既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2.3  通俗性原则

在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来源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其提出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只有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正如前文所提到,数学的起源本身就与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而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恰巧验证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生活出发,在实际生活中找寻运用生活情境法的可行之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源自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认知平台。

如对“度量衡、平面以及立体图形”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大量例子。在教学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预习,引导学生在正式学习前感知这些生活常识,然后把它们统一到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中,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认知。这一预习过程也能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同时,也要做好相关指导。指导学生观察是教师在教学开展前应做好的首要工作之一。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将收集到信息有效输入进大脑,因此,观察可以说是人类思维探索的钥匙。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可以说,没有观察便不能发现,更不会有创新和创造。在学生进行观察之前,教师应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相关要求,在学生观察中给予及时指导。

如在给学生布置预习“圆的认识”这一任务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汽车并向学生提问:“汽车的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又为何要装在圆心中呢?”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之后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演示若把车轮制作成方形后,汽车行驶起来是怎样的,把车轴装置在非圆心的位置又会怎样。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思考,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2  创设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教学。压抑、死板的教學形式,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相当不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注意自己的言语态度、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利用生活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4]。

如在进行“时间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时刻表,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平时的生活规律,包括起床时间、上学时间、放学时间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做他们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如一分钟内写多少个字、跳多少次绳、拍多少次球等。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秒、分、时等时间概念。

3.3  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使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

数学知识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成年人,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规律,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5]。

如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教学,学生解答计算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情境,包括日常购物中经常出现的付整找零的情况等,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色彩,引导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以及竖式计算方式的书写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3.4  加强课后指导,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巩固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应该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后向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

如完成“米与厘米”教学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回家后量一量自己的床、做作业的书桌的长宽高以及自己的身高等。再如完成“面积”的教学后,可以让学生测量后计算出自己家卧室、客厅等房间的面积。这样的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情境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授业解惑,同时也是学生的合作者。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加以改进。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升教学效率,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莎林.利用生活情境促进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J].文渊(高中版),2020(1).

[2]李文静.分析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J].魅力中国,2019(22).

[3]王淑春.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9(7).

[4]徐福茂.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學活动[J].才智,2019(31).

[5]易翠萍.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文渊(小学版),2020(5).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