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段培智生有效点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1-06-15 20:31王吉燕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王吉燕

【摘要】数学学习是培智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他们要想知道时间,需要会看钟表;要想坐车出行,需要会购票刷卡;要想购物,需要会使用钱币,等等。这些技能是培智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而点数则是掌握这些技能的基础。本文从材料聚注意、榜样树方法、情境重自主、生活激热情四个维度分析提升培智生点数能力的方法,以期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关键词】培智生;点数能力;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低段培智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点数,借助点数掌握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10元以内人民币不同票面的使用[1]。在实际生活中,在成年人的带领下,培智生能够跟着正确点数,但离开成年人的帮助,问题就变得错综复杂。

(一)不能手口一致

一些培智生数数与点物相脫离,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不能对应。常常手上才点了两个物体,他们却数到了“4、5、6……”。有时,一些培智生已点了许多个数,却只数了“1、2”。

(二)不能说出总数

这种情况表现得“高级”些,培智生“点物”与“数数”相对应,能手口一致,点一数一,但无法说出总数。比如,5个人,一名学生点数“1、2、3、4、5”,但当回答“总共多少人”时,他会说“3人”或“2人”等。

二、教学策略

(一)充实材料,聚焦注意

培智生的不随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他们的注意力容易随刺激或情境的不同而发生转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培智生不随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不断变换刺激的方式,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1.借助个人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当教师将材料呈现给存在挑战的个体时,个人经验能够帮助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更具有意义,并能使其应用到生活中。笔者将一些与学生有关的内容和主题融入课堂中,具体做法如下:(1)将家庭成员的名字融入故事中;(2)将学生的照片或实物加入学生所学的材料中;(3)将学生或者课堂中其他人的经历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2.借助操作工具,丰富数学实践活动

操作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有意义的活动,集中其注意力。教师可选择适宜的操作工具,如磁力扣、骰子、实物(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各式小零食和玩具)。教师可将操作性材料与生活、游戏相结合,如利用骰子,安排学习活动“点点数数”、游戏活动“跳跳棋”、亲子活动“走步唱数”等,以赋予单一的操作工具生活的意义。

(二)树立榜样,激发信心

1.巧用榜样策略,矫正不良习惯

(1)示范引领。教师可通过操作引导学生认识数。开始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惯性思维。如水果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数一数水果的数量。教师应清晰地呈现点数的步骤:有序排放物品(把袋子里的水果一个一个地按顺序排好);按顺序点一个,数一个(协调视觉和触觉,按顺序点触,不遗漏也不重复);准确读数(数到最后一个数时,强调此数就是这部分物品的总数)。数数的操作是学生在模仿示范的基础上,反复练习习得的。

(2)复述强化。复述能够加强记忆效果,避免学生快速遗忘。比如,水果时间,笔者会故意把所有苹果重复放回袋子,再依次请学生上来数一数。学生思维具有刻板性,再加上对苹果的喜爱,会模仿教师的操作。有效点数这一动作思维的过程,在不断复述强化下会形成定式,变成学生的技能,成为其一种习惯。

2.善用榜样力量,提升数学能力

榜样是一种有对比度的强刺激,生动、形象、先进,又具有感染性。榜样会使人产生看齐心理,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

(1)降低错误概率。培智生的学习应尽可能地采取无错误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的特殊安排,使学生做出正确的反应。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榜样的行为过程中,应做出正确点数的动作行为,强化其模仿正确点数的行为,抵制其消极的不良点数行为,降低其失败的可能性。

(2)激发积极态度。教师强化榜样的正确点数行为,一方面能激发并保持榜样的自信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培智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都来自他人的评价。教师在学生点数的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肯定、赏识与奖励,如一下响亮的击掌、一个大大的拥抱、一颗甜甜的糖果,这些都能激活并维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能量。

(三)创设情境,自主参与

1.美化教室布置,吸引学生注意力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按主题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月主题“秋天里”,教师以丰收为中心,在教室内摆放不同数量的丰收的果实。学生每天见到这些果实,日日数着它们,数数已经成为他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2.联系生活现象,引导数学训练

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便于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

3.编制童话故事,协调多种感官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培智生更需要故事。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创设情境,依据教学内容编写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生动的图像及视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4.组织趣味游戏,感悟数字概念

游戏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也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午休时间,教师可安排学生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让学生数一数现在一共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选择谁来当“老鹰”,谁来当“母鸡”,接着再来数一数有几个人当“小鸡”。随着游戏的开展,“小鸡”一只只地被抓走,每抓走一只“小鸡”,教师再让学生数一数抓走的“小鸡”有几只,剩下的“小鸡”有几只。当“小鸡”一只一只减少,数的概念也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游戏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练习了点数,掌握了点数的技能。

(四)回归生活,数趣无穷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需要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但培智生很少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判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当培智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巨大的应用价值及魅力。

1.我爱我校

学校生活架起了学生认识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在学校,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还要懂得社会生活的需要,提高適应社会的能力。如点名时,数数几名学生到场,几名学生还没到场;集队时,数数女生有几名,男生有几名;上下楼梯时,随脚步移动,数数楼梯一层有多少级;散步时,数数学校有几幢楼;教室里,数数门有几扇,桌椅有几张……在浸润式训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数是一件快乐的事,不但掌握了数的概念,而且认识了校园教室,明白男女有别,知道按时到校,懂得上下楼梯要小心……

2.我爱我家

教师应引导学生做父母的小助手。学生喜欢被需要、被赞赏的体验。父母要为孩子创设和提供学习机会:如饭前,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几口人,帮忙摆碗筷;吃饭时,数数有几道菜;饭后,让孩子收拾餐桌,规定每次擦桌子要擦几下,让孩子一边擦一边数。这样,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结合生活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与家人建立亲密关系。

3.我爱生活

培智学校应努力开展适合培智生的数学教育,弥补他们的缺陷,最终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而生活中的数学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符合培智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比如,杨同学随家人参加亲戚的婚礼,带回一包喜糖,一颗一颗地拿出来数:1、2、3、4、5……他一边说着,一边给同学分糖。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数着自己的零食与大家一起分享。数数让学生明白要和同学分享,培养了学生适应实际生活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三、研究的成效

新学期,笔者接手了一个平行班,两个班在点数上表现出明显的差距。那一刻,笔者欣喜地发现,自己的研究是有成效的,这使笔者坚定了信心,为使学生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必须继续深入进行这项研究。

(一)手口一致

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相对应,是点数的关键。一学年下来,学生深深知道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要同步,有时,手上点得慢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拖长前面一个数的音,放慢数数的语速。相反,学生若手上点得快了,便会自觉地加快数数。学生学会了如何协调手口一致,手的点数与口头数数相对应,这一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说出总数

学生将对物体多少的感知与数相对应起来,才算了解数的真正意义。一学年下来,对于数量是5以下的物体,学生能以目代手,准确地说出数;而对数量是5以上的物体,学生数到最后,也会强调最后一个数,知道最后一个数就是这部分物体的总数。这样,学生能够正确地做到按数取物,说明数的概念已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

四、反思与展望

点数是一项技能,技能的掌握必须常抓不懈。培智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学得慢、忘得快,稍不注重训练,点数时就会表现出一些不稳定的情况。学生有时数得准确,有时又数得有偏差。要提高培智生点数的准确率,教师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同时,更要注重点数的趣味性与生活性。只有这样,数学学习才能真正帮助培智生奠定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促进培智生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陈云英.智力落后心理、教育、康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