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2021-06-15 20:41黄小琴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黄小琴

【摘要】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陶醉于问题的解决,而发现问题离不开深入思考。教育界也一直有通过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的说法,问题的提出是思考的意义所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日常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问题意识引导下,创新教学方法是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举手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教师也沉浸于讲授知识,习惯于学生低头记录笔记、静心听讲。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薄弱,已经很难感受到发现问题的兴奋,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1]。学生长时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产生懒惰的心态,进而缺乏创新精神和好奇心。

综观古今中外名人,很多都有很强的问题意识,他们兴奋于发现问题,沉醉于解决问题,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比如,爱因斯坦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他正确的思考及优秀的创造力。爱因斯坦认为,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机会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三岁时还不会讲话,六岁上学,在学校里成绩非常差,一上课就是被批评的对象,老师还说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笨蛋。但是,爱因斯坦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决定献身于解决“那广漠无垠的宇宙”之谜。十五岁那一年,爱因斯坦由于历史、地理和语言等都没有及格,而且他的无礼态度破坏了课堂秩序和纪律,因此被学校开除。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思考和想象。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十六岁时,爱因斯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太空旅行,他由此思考:如果这时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从此,他开始了科学远征,设计了大量理想实验,提出了“光量子”等模型,为相对论和量子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思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问题意识对小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思维意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课堂。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激发人们从理论过渡到实践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由外驱力转变成内驱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证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能给学生积极思考提供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善于思考的种子生根发芽。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而时常变化。他们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都较强,对周边新鲜事物会主动进行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也较为广泛。一方面,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另一方面,学生可能会因为过于热情而造成课堂失控的混乱局面。在此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中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有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3]。在课堂有序、有效开展的前提下,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护和谐稳定的课堂秩序,又对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

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达到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以组织教学、讲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学习效果来展开,其基本做法是:以纪律教育来维持组织教学,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以背诵、抄写来巩固已学知识,以多做练习来运用新知识,以考试测验来检查学习效果。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下,这样的教学方式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它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死板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学会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探求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突出“自主求索”四个字,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思考习惯,培养思考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要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问题意识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如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兴奋于问题的发现中,沉醉于问题的解决中。教师既要提问学生又要让学生提问,让教学在彼此质疑、共同思考中展开,让学生的学习在彼此交流、相互促进中深入。教在学后,学在教前,生为主帅,师为参谋。这个阶段很重要也很复杂,操作的难度较大,教师一般可以采用“问题讨论法”“主题研究法”“师生访谈法”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方式的艺术性,要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这样,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一堂课的好与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新颖和生动,能否给学生以启迪。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在课前认真备课,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紧紧把握学情,提前预想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这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善于鼓励与赞扬,保护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处于爱表现、爱思考的年龄段,具有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学情优势,及时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赞赏和表扬,以激发其他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这种求知精神表示肯定,但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及实效。对于有特色的、闪光的问题,教师可进行引导,使学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由一个问题得到几个问题,由几个问题串成一系列问题,这样更有利于问题教学的开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问题的探寻中,学生能逐步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完成预期学习目标。

在学生思考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见到新鲜的事物就要摸一摸、问一问、拆一拆、装一装,这些都是学生喜欢探究和旺盛求知欲的表现。教师应当因势利导,鼓励学生探索,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勤动手、肯钻研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适时且恰当地给予学生指导。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分析问题也比较透彻,对某些问题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相反,受到教师严格管理的学生,往往显得思维呆板,不敢畅所欲言,也较少提出新的观点,或者摇摆于各种见解之间,或是盲从附和、随大流,这就影响了其独立思維的发展。

每位学生心中优秀教师的形象是不同的。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每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位教师的理想和追求。优秀教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也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而鼓励启发学生就是这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之一。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抛弃懒惰思想,先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进而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就能在教学中成就学生,也使自己得到提高,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赖培源.多观察、敢质疑、善提问: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2):49-50+62.

莫正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3):201+272.

周淑红,王玉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与建构[J].数学教育报,2017(03):57-61.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