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06-15 20:41曾小兰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曾小兰

【摘要】学生通过语文阅读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拓展思维。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其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其阅读水平。同时,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探讨出更多的阅读方法,从阅读中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加自身的语文词汇量,提升写作能力。因此,小学教师要合理设计与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其阅读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合作学习是一个崭新且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小学生在阅读学习后进行交流和探讨,能够自主挖掘文本的写作手法,识记文本中的词语和生字,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还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自身的语文素养,熟练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意在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自身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还要教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进行阅读学习。

目前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教学仍然有待改进之处。(1)在阅读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兴趣方面的培养。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学习兴趣,其阅读理解能力也就很难得到相应的提升,阅读的效率也会比较低。(2)学生阅读的书籍比较单一,他们往往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进行阅读,如故事书、科技书、漫画书等。其中有一些书籍并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引,因此,语文教师就要把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长知识的书籍推荐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交流和探讨阅读的书籍。此外,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解决学生在阅读中的困难,让他们爱上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阅读兴趣,根据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与实施,应强调分组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保证小组实力大体相当,减小小组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情变化、交流质量和水平的变化,及时调整学习小组,以达到最优化的合作学习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充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学习[2]。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分组。首先,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来掌握具体的生字词,把不懂的词和生字标记出来。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布置问题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让不同的小组来回答,以提升他们的总结表达能力。对于总结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和肯定。对于回答还存在问题的小组,教师要具体指出他们的问题,指导和调整他们的解答思路,让学生沿着思路重新思考,最终找出正确的总结和表达方式。其次,教师让小组探讨本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式,并找出文章中对应的句子,总结整理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要想完成这一合作任务,学生需要对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如本文中“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什么比喻为什么?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蒲公英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组成员通过交流、探讨,能够提升自身的团结协作能力,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学习,使学生都能在交流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习他人的优点与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讨论本文讲了什么内容。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每个小组都进行充分的交流与讨论后,教师要随机抽取两个小组回答问题,并对小组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评价。然后,教师针对文章具体大意进行梳理,为学生讲解总结文章大意的方法,使学生对文章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他们今后进行文章大意的总结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借鉴。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讀,然后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朗读情况。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积极代入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和思考陶罐和铁罐分别有什么特点?由于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初读和分角色朗读,对不同主人公的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小组成员间交流不同的观点,能锻炼他们的总结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挖掘文章中不同主人公的特点和文章蕴含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讨论,能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明确观点,活跃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三)师生交流互动,提高合作效率

阅读教学是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进行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及时了解他们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其制订合作学习的计划。同时,学生要标记出阅读中的疑问,在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可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燕子》一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创新分组方式,将学优生与后进生进行两两结对分组。这样,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能给予后进生学习上的帮助,后进生可以从优等生那里学习到更多有用的阅读方法与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生字词。学生既可通过交流讨论、查字典的方式,又可通过询问教师的方式,攻克生字词的难题。随后,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出示生字词,让组内的后进生回答,以此来检验他们的生字词学习情况。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小组两人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并针对每段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在提问互动环节,教师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针对每位学生的回答,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最后,教師进行总结:文章写了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三个方面。

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让学生画出文章中自己喜欢的几句话,并进行句子的赏析。比如,“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个句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燕子的尾巴比喻成剪刀,勾勒出了小燕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并写出它的特点。这样,学生可将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教师通过以上方法来进行教学,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掌握生字词和写作方法,提升阅读质量和合作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探究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将阅读作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李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142.

韦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样态及反思: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教育导刊,2019(06):62-66.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