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文有道,习作有术

2021-07-22 21:07涂德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8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涂德成

【摘要】语言是认识和思维的主要工具,语文学习的归途是落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内在思维的发展上。习作的目标任务、教学价值是什么?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注意从题材、生活和大自然入手,通过小练笔、单元作文、习作单元和“词句段运用”等途径夯实习作训练。在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的方法,领悟作者表达情感的用语巧妙。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化教材;聚焦要素;语用实践

一、活化教材,明确内容,有舍有得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如何定位?深挖教材,从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中可以提炼。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

(一)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二)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课后习题指向集中:一是文章是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的?二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清楚、写具体。由此可见,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课文,教学目标直指学生获取知识、表达方法、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教学中,其教学价值的提取,教学目标、内容的设定,学习单内容的研制,核心问题凝练及问题串的设计与展开要有所取舍,都要有别于传统精读课文的教学。因此,要以语文要素为出发点,读写结合,服务于习作,明确一篇文章该学什么,又该如何学。

在明晰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文本阅读走向书面表达,引导学生自我“悟道”:按顺序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这就是学好语文,用好方法。教学目标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功能价值——活用教材范例、学会习作方法,形成语文能力。

二、聚焦要素,明晰目标,有道可走

“写清楚”是小学阶段习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小学中年段学习把观察的内容写清楚,小学高年段还将继续训练如何把某种事物(景物)表达清楚。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则是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到底怎样才算写清楚?紧扣文本,顺藤摸瓜,拎出“写清楚”这一抽象要求具体可视化,让学生有道路可走,即按顺序把事情发展过程、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片断二

师:课文中屠格涅夫写了几个动物角色?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生:三个角色:老麻雀、小麻雀和猎狗。

生:我认为老麻雀妈妈勇敢无畏,小麻雀刚出生不久,猎狗体型大。

生:我感受到老麻雀奋不顾身,舍命保护幼小的麻雀,猎狗凶残。

生:我感受到到老麻雀心里着急,很有母爱……

师:是啊,打动读者、吸引读者的作品,所描写的角色特点一定是十分清楚的。(板书:有特点)

师:文章中有两只麻雀,你认为课题里是描写哪只麻雀?为什么?

生:我认为作者是描写老麻雀,因为老麻雀的护子心切让作者很震撼。

生:猎狗体型威武,老麻雀瘦小,可是它落在猎狗面前毫不退缩,张开翅膀保护孩子,作者这部分描写笔墨较多。

生:我觉得老麻雀从来就没有放弃过救自己的孩子。

生:它虽然是麻雀,但它也和我们的妈妈那样有一种深深的母爱。

师:这是作者教给我们把事物写清楚的又一个法宝——突出重点角色写清楚。(板书:有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感悟中聚焦语文要素,将“写清楚”进一步明晰为“三有”,即有顺序、有特点、有重点,使得学生对“把事情写清楚”有了可触摸的认识,从而为后续单元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立足文本,把教材当例子,从文章思维构想的立意视觉,让学生明白“写清楚”的落笔要领和要点,这才是抓住了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的精髓,把“写清楚”这一要素细化、具体落实,使学生达成语文要素的佳径大道。

三、指向语用,实践路径,有术可用

管建刚老师说过:“文心是学生写作的心灵,是心灵的苏醒,是心灵的敞开,是写作意志的体现。”怎样引导学生写清楚、让“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落地生根为学生新语流的再造?我们须在教学时充分发挥好、利用好经典范文的作用,使学生从阅读中学表达,让阅读思维为写作思维探路,并为学生展开语用实践提供有效的语流思维支撑。

教学片断三

师:屠格涅夫是怎样把老麻雀奋不顾身这一特点写清楚的?(看课文第4-5自然段圈划相关词句)

生:我是从“突然,飞,落”这几个词语感受到的。(师:请具体说说)

生:生活中的老麻雀身体重量很轻,但它却像一块石头似的,我体会到它的无私无畏。(板书:看到的)

生:小麻雀不知危险,麻雀妈妈飞来保护它的速度快。

生:老麻雀没有在猎狗面前示弱,但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以命相搏。

师:“像一块石头似的”这句话可以去掉吗?(板书:想到的“石头”)

生:若去掉,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的气势就表达不出来。老麻雀的“奋不顾身”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师:是啊,我们可以总结出把一件事物写清楚的方法是:看到的、想到的都写出来。

师: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在猎狗面前,老麻雀毫不犹豫地与猎狗对峙,但作者又细致地描写了老麻雀的“害怕”,为什么呢?(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

生:我觉得这样写更贴近生活实际。图片中老麻雀的翅膀张开,嘴里发出叫声。如果它不害怕,那就不需要这么做。(板书:听到的)

生:老麻雀多少也会害怕,这样写真实,光写勇敢、无畏,我们不相信。

生:麻雀妈妈内心害怕,可是它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它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舍下自己的命换来小麻雀的一线生机。

师:多么伟大的麻雀妈妈呀!多么伟大的母爱呀!作者正是把这样矛盾的写法突出了老麻雀的无畏和母爱的光辉,让每一位读者都感到当时真实、震撼人心的时刻。

“课文是如何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的”这是本单元语文要素落地的一次语言实践。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带着核心问题找到相关语句,通过品读、比较、情境朗读等多种形式体会表达效果,将学生引入“不仅写看到的、还写联想”“不仅写想到的、还写独特的感受”,从中发现语言文字蕴含的生命价值,直观感受到“写清楚”的表达策略——所见、所闻和所想。当堂课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小练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效果。

习作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皆指向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只追求学生的习作果实——千篇一律的模式,毫无新意的模仿与迁移,这些带来的只是短暂的“风景”。关注文本、关注写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讀写结合、自我表达,在自己亲历亲悟亲身体验中找到路径、习得方法,这样才算真正致力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课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罗良英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