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1-08-20 21:42穆亮朱志强贺鹤刘义峰
冰雪运动 2021年6期
关键词:冰雪旅游发展策略互联网

穆亮 朱志强 贺鹤 刘义峰

摘要: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冰雪旅游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体育强国战略不会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改变,在特殊形势下,更要发挥科技的力量,推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互联网视角下,对目前我国冰雪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速研发体育消费新产品,既要立足新时期,又要顺应新形势,在满足人民体育文化需求的同时,展现中国冰雪旅游的独特魅力;要利用好新科技,如体育运动推广要做到数字化、信息化、创新化,体育设施建设要常态化、规范化、细节化,推动我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冰雪旅游;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488(2021)06-0072-05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ce-Snow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MULiang123,ZHUZhi-qiang,HEHe?,LIUYi-feng

(Postdoctoral Research Station of Harbin Sport UniversityHarbin 150008, China; 2. Harbin Sport University, Harbin 150008,China;3.The National CurlingTraining Team,Beijing I00041,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COVID-19, the ice-stnow tourism industry has been impacted to some extent. However, the goal of Building a Leading Sports Nation willnot change, nor will the people's yearning for a better life.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the pow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rment of the ice-snow tourism indust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 of ice-snow tourism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some available developing strategy, to speed up new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consumption, for example, not only need to based in tle new period, but also to comply with the new situa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eople's sports-related culture reeds, at the same time, to show the distinctive glamour of ice-snow tourism in China.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example, the promotion of sports should be digitized, informationized and innovat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facilities should be normalized, standardized and detailed, so a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in China. Keywords: Internet; Ice-snow tourism;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1 引言

2018年,國家体育总局颁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将“健康中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大力推广冰雪运动。冬奥会成功申办,民众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日益高涨,冰雪旅游作为冰雪产业的重要部分,热度大增。冰雪旅游产业不仅包括提供进行冰雪运动的场所,也包括配套设施,比如餐饮、住宿、装备生产制造、技术培训等,其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冰雪旅游的内涵丰富,大致分为三个类别:一是观光欣赏类。人们通过欣赏冰灯、雪雕等冰雪产品来参与冰雪旅游;二是运动锻炼类。

比如人们直接参与速度滑冰、滑雪等运动,甚至在冰雪旅游场所设立专门的冰雪运动培训中心,为人们提供专业的冰雪运动学习机会;三是赛事类。人们既可以享受速度型竞技运动,如速度滑冰等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又可以欣赏艺术型竞技运动,如花样滑冰等带来的美感和幸福感。当然,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旅游活动形式,比如冰雪游乐场、冰雪相关的表演等。目前冰雪旅游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延长,从最基础的旅游观光和运动参与逐渐延伸到交通、装备、赛事运营、购物等多方面。

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冰雪旅游开发的时间较晚,其他国家的一些成熟经验可供借鉴,例如加拿大的渥太华冬令节、瑞士的国际冰雪节、挪威的滑雪节等,都在世界冰雪旅游市场上享有较大的知名度。我国目前也开始设置相关的节日,举办各种赛事,以此吸引游客,比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雪节、组织各项滑雪比赛等。许多著名的欧美冰雪旅游胜地都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我国目前也将生态保护放在了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保护冰雪旅游景点,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适当的利用和全面的保护,能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证。随着冰雪旅游产业在我国体育产业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将成为体育产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1]。近年来,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各种场地、各项赛事、各类培训的信息,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速的技术手段。把握好互联网带来的机遇,能够扩大当地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从而普及冰雪运动和文化,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冰雪旅游具有稀缺性、共享性、整体性、外部性等特征,表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是自然资源、人文因素和区位优势的综合体[2]。冰雪旅游产业带动了一系列周边产业的蓬勃发展,冰雪运动装备的研发更加完善,经济活力越发明显。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依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技术装备研发落后、市场监管有待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1基础设施薄弱,规划建设不完善

国家给予了冰雪旅游产业极大的政策支持,一些省份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比如吉林省打造冰雪旅游小镇,创新冰雪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创建冰雪旅游品牌来推动冰雪旅游的发展。同时也积极进行冰雪旅游产业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强管理,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较晚,基础相对薄弱,冰雪场地数量和规模有限,而场地作为冰雪旅游发展的基础支撑,缺之一切都是空谈[3]。以黑龙江省为例,目前当地冰雪旅游产业成熟度较低,冰雪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旅游开发成本上升,信息化程度偏低[4]。起步较早的冰雪旅游城市哈尔滨,尽管具有数量相对较多的冰场,但其中一部分设施陈旧,规划建设不完善;许多冰雪旅游景点位于远离市区的地方,交通相对不便,配套设施有待完善,这大大影响了冰雪旅游经济的发展。此外也存在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有限,需要打造室内场馆,但资本支撑不到位,难以对场馆进行维护,冰雪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陈旧保守,没有创新性。

2.2内容和机制相对单一,资源管理不到位

随着中国冰雪日、特色冰雪节等的逐渐设立,正在推动大众冰雪旅游的发展,一系列的冰雪活动丰富多彩,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但旅游不仅是内需,还要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其他国家的民众前来体验具有中国特色的冰雪旅游活动。这就要求进行机制、内容等多方面的创新,要提髙中国冰雪品牌活动的国际竞争力。数据显示[5],以吉林省为例,冰雪旅游平均消费水平不高。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朝着正确的方向,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冰雪旅游产业的统筹机构改革和资源的整合管理方面还处在起步阶段。私人雪场存在低价竞争、服务意识淡薄、安全隐患等问题,冰雪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有待完善[6]。欧美的冰雪旅游产业历史悠久,拥有数量较大的冰场、滑雪场等,通过举办大量的世界性冰雪体育赛事,使其冰雪人口数量巨大,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资源管理手段。要想在世界冰雪旅游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冰雪旅游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增大冰雪旅游参与人口的渗透率。单一的旅游观光无法长期吸引游客,要促进游客在参与运动体验、感受冰雪运动魅力的同时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结合互联网新兴模式进行科学管理,抓住发展冰雪旅游的大趋势。

2.3特色不突出,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国际冰雪旅游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然而我国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尚未得到充足和深度的开发,缺乏冰雪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缺少具备可行性的规划,对于冰雪旅游资源侧重于重复的开发利用[7]。大数据为我国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契机,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为冰雪旅游发展提供信息便利,高速、多样的数据能够帮助冰雪旅游产业更好的处理潜在风险[8]。但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在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区域特色不突出也是问题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冰雪旅游产业形成了东北地区带头、其他地区加速发展的模式。东北地区具备冰雪旅游的天然资源,冰雪文化氛围浓厚,对于我国冰雪旅游的发展具有示范带头作用。但随着近年来各地对冰雪旅游资源的开发,加上科学技术的促进,游客被逐渐分流,单一的、保守的、传统的冰雪旅游项目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9]。因此各地区在发展冰雪旅游时要注意创新和丰富冰雪旅游内容及文化内涵,做到推陈出新,形成独特的风格。另外,由于冰雪旅游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旅游地通常集中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交通条件相对薄弱。而国内冰雪旅游产业经常缺少配套,导致選择参与冰雪旅游的人数越发稀少。

中国的冰雪旅游产品也缺乏特点—。目前,我国冰雪旅游营销战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市场定位和需求的把握不到位,产品同质化程度高,缺乏特色的、差异化的发展[11]。事实上,北京及河北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交通便利,冰雪人才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地区也有不错的冰雪资源优势,但由于交通相对不便、经济发展形态相对单一,旅游开发的规模还处于前期阶段。相信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善和经济活力的增强,西部地区的冰雪旅游产业也将展现出巨大潜力。而在我国的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冰雪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强,发达的互联网展示了冰雪旅游的娱乐性和文化内涵,一些南方地区通过现代化技术搭建起室内冰雪场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旅游方式。综上所述,各地区要善于利用好资源优势,打造本土的、具有当地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

2.4缺乏冰雪旅游专业人才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冰雪旅游行业人才库,能够为我国冰雪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力。我国对冰雪旅游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决策型人才、管理人员、执行人员、专业技能人员等[12]。目前我国冰雪专业人才不足,尤其是冰雪运动管理人才缺乏。尽管我国目前已经建有一些发展良好的冰雪旅游场所,但由于相关管理人才的不足,在管理方面一直相对保守,缺乏创新,监管办法和措施不够先进。此外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因为大众参与冰雪运动需要有专业的指导。但我国的冰雪运动起步较晚,高水平教练员数量有限,从业人数较少,质量也不高,无法满足冰雪旅游产业的大量需求。冰雪旅游相关产品的研发人员也缺乏经验,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对此,我国需要更加积极地建设冰雪运动专业学校,培养和建立专业冰雪旅游人才队伍,加快研发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冰雪旅游产品。

3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目前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在政策上,规划应更加合理,做到生态保护和旅游产业和谐发展;要加强对冰雪运动的宣传和普及,延长冰雪旅游消费产业链条,从多方面提升冰雪旅游项目的质量,推动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3.1完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

冰雪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冰雪运动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属于新生事物,体验性虽强,但安全问题更为重要。健全的基础设施、安全的冰雪运动场所是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大众体育的目的和竞技体育有所不同,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是为了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更倾向于运动当中的体验感。疫情之后,人们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优质冰雪旅游景区也更能吸引游客。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要从硬件和软件上同时下功夫,在进行建设的同时要提高服务质量,如在冰雪旅游景区设置专门的咨询服务中心、升级景区交通基础设施;从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到就餐、住宿等设施的完善,从运动设施配套的建设到处理投诉的各种问题都需要抓紧完善。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通过安全手册、宣传视频等方式强化冰雪旅游安全教育,增强民众的安全意识,建议游客购买相关的人身意外保险、掌握安全救助知识等。景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供防护用具,及时检查冰雕、雪雕等是否有不牢固的现象,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实施持续测温和监控,通过视频、音频等解说系统,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要建设智能安全防护系统,时刻秉承“安全第一”的理念,让冰雪旅游产业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和影响^

3.2创新旅游形式,丰富运动内容

冰雪旅游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尤其在一些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特别的社交方式。发展好冰雪旅游,要重视顾客的参与度,增强互动。滑雪项目是冰雪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北方地区由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集中了许多优秀的雪场;南方地区也在逐步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人工冰场,发展冰雪休闲活动。竞技运动有其独特的魅力,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借助优秀运动员的名人效应,对群众参与冰雪旅游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13]。目前多地己开展了冰雪文化旅游节、冰雪创意产品博览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前來观光参与,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刺激游客的消费需求。单一的滑雪滑冰项目会逐渐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必须要创新旅游形式,丰富运动内容,重视多种项目的共同发展。如将花样滑冰、冰球等运动,推广到大众中去;将冰雪相关的赛事、文化节等信息及时公布在互联网平台上;将其他配套活动,如冰雪运动培训、冰雪产品购买逐步完善,最终形成观赏、学习、娱乐、购物消费等融为一体的冰雪旅游新模式。

3.3完善资本配置,重视旅游管理和服务

规范旅游市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能够保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冰雪旅游涉及的产业较多,需要建立完善的综合监管机制,制定明确可行的管理条例和规范。国家要发挥冰雪旅游产业中政策扶植的导向作用,市场则要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吸纳多种资本投资冰雪旅游产业,为冰雪旅游提供资本保障,尽量建设高科技场馆、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冰雪旅游管理。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明确责任,权责统一,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冰雪旅游产业中存在的乱收费现象进行处罚和教育,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冰雪旅游场所进行整改,对影响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事件实行明确问责制度。各旅游企业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向冰雪旅游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或者地区借鉴经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达到科学的旅游管理目标,促进冰雪旅游行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对冰雪市场的监管作用,搭建信用平台和信息公开体系,让冰雪旅游回归本质;同时根据大数据进行游客分析,合理配置与利用资源,及时帮助游客解决问题,发现潜在的消费需求,从而带动冰雪旅游更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3.4打造旅游品牌,发挥集群效应

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要重视打造具有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品牌不仅是一种产品符号,也是一种价值载体,品牌与文化息息相关,冰雪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品牌效应,高质量、好信誉的冰雪旅游品牌才具有长久的发展潜力。做好品牌,是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无形资产,能够增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冰雪旅游经济效益。

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有黒龙江、新疆、北京、张家口等,不同地区各有优势:黑龙江冰雪文化底蕴深厚,新疆自然资源丰富,北京、张家口在冬奥会的契机下具备极高的知名度,发展理念先进。各地区要利用好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冰雪旅游品牌,构建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发挥自身与其他产业集群的联动机制,通过借鉴经验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强大的集群效应[14]。例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曾诞生过多名世界级速滑运动员,当地旅游业就可以利用体育名人优势打造相关的冰雪旅游品牌,形成相应的品牌定位。相关部门和企业也要利用好品牌优势,延长冰雪旅游产业链,通过冰雪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生产、装备的研究、体育赛事的承办等,塑造城市冰雪形象,推升本土品牌影响力。要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形成独特风格;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增强产业自驱力[15],拒绝同质化、单一化的发展,要把握当地冰雪旅游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形成差异化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发挥冰雪旅游先进地区的带动作用。如崇礼通过重视体育赛事旅游新模式的发展,用丰富多样的冰雪赛事打造冰雪旅游名片,进而发挥带动作用,促进了张家口和其他地区冰雪旅游的发展。吉林省依托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形成集群效应,以滑雪、温泉和雾凇等冰雪旅游景观和休闲娱乐活动为亮点,打造冰雪旅游小镇,逐步发展民宿、赛事、饮食等多产业合一的特色产品。只有将资源转变为品牌,拒绝同质化发展,抓住市场需求,寻找特色卖点,才能使冰雪旅游产业具备长久的吸引力。

3.5完善网络营销,重视体育旅游人才培养

冰雪旅游的发展离不开营销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冰雪旅游产业网络营销,搭建具有信服力、透明化的网络营销平台,积极采用视频、VR、自媒体等高科技手段宣传冰雪旅游景观、直播冰雪运动赛事,能够增强冰雪文化氛围,打造粉丝经济。利用好互联网打造冰雪旅游形象,从跨媒介、互动式、体验式、智能化传播策略着手进行整合营销,是冰雪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举办体育赛事是冰雪旅游吸引大众目光的重要手段,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可以极大地提升冰雪体育旅游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冰雪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为冰雪赛事直播和宣传提供了制度保障,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冰雪运动。另外,互联网大数据能够帮助冰雪旅游产业中的相关企业了解用户需求和潜在的消费增长点,并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服务。可通过互联网直播与线下活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冰雪游客的互动,打造城市名片。总之要利用好互联网优势,结合冰雪旅游现状开发新功能,拓宽冰雪旅游产业经济。

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能够为冰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各地高校可以开设冰雪旅游运动技术、管理、宣传和研发专门课程,逐步完善培养机制,鼓励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冰雪旅游事业中,为大众参与冰雪旅游提供人才保障。

4结语

冰雪旅游产业前景广阔,在人民休闲娱乐生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在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旅游资源和经济高速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参与冰雪运动、进行冰雪观光等旅游模式已经成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有力保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新不仅要体现在冰雪旅游发展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产业在满足大众旅游需求、提供冰雪旅游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做好中国冰雪旅游文化宣传名片等方面表现卓越,但通过对冰雪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依然体现出我国冰雪旅游在发展历史上的短板,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则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对此,要大力发展冰雪文化,加强冰雪项目知识普及,重视冰雪运动安全教育,完善资本配置,提高冰雪运动的管理水平。要積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借助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加大对旅游业高科技手段的研发和投资,针对各地区的冰雪旅游特点进行整合和提升,优化冰雪旅游开发方式,这能为我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辉.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31(4):59-64.

[2]刘文佳,姜淼淼.冰雪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其体系构建ra.冰雪运动,2016,38⑵:90-92.

[3]齐欣,臧荣海,张雷,等.互联网+视阈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创新驱动及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9,4U2):84-88.

[4]罗大林,殷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业发展思考[J].冰雪运动,2014,36改:79-83.

[5]刘毅,施抗美,李大立,等.吉林省冰雪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06(4):87-89.

[6]罗胜天.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I].冰雪运动,2006⑴:87-88

[7]吴伟伟,刘业鑫,刘菲,等.基于资源价值的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1冰雪运动,2016,38(4):77-82.

[8]孙鹏,席翼.“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冰雪旅游产业链的整合方式及对策[J].冰雪运动,2020,42(3):63-68.

[9]朱立斌,刘丽辉.东北地区冰雪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5,37⑷:93-96.

[10]杨斌霞.黑龙江区域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1,33⑷:92-96.

[11]谭虹,张守信.黑龙江冰雪旅游营销误区与对策研究[J].冰雪运动,2014,36(1):89-92.

[12]王丽娜.对培养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人才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3⑵:110-111.

[13]马振刚,李黎黎,杨润田.崇礼滑雪旅游特征及发展战略[J].冰雪运动,2019,41(3):57-64.

[14]王闯,徐淑梅,黄烁.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集群构建研究K.冰雪运动,2012,34⑷:84-87.

[15]李振,任保国.我国冰雪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发展策略M.体育文化导刊,2019(8):78-83.

[16]荆丽娜.基于“互联网+”的哈尔滨冰雪旅游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J].冰雪运动,2016,38(1):59-63.

猜你喜欢
冰雪旅游发展策略互联网
雪乡游客调查后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反思
提升海林林业局冰雪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
文化遗产视角的冰雪旅游开发探讨
哈尔滨冰雪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