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策略

2021-09-13 09:50陈璐
教育界·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陈璐

【摘要】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各科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教师如果仍旧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优势,接着从网络教学、诗画合一和主题式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趣味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趣味教学模式;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1]。趣味教学模式最本质的含义是将相关的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形式诠释整个教学的重点[2]。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采取趣味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通过艺术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更为真实的情境,在激发其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展其想象空间[3]。趣味性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知识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在运用这一模式时,教师应创设恰当情境,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借此激發其美术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创设必须结合现有的知识点,教师应尽可能赋予情境故事性,将现实生活和美术课堂有效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有效应用趣味教学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4]。一方面,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另一方面,教师应采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用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展现个人魅力,通过趣味性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美术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趣味教学模式的常用手段之一。通过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5]。每件优秀的美术作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有的故事是感人的,有的故事是快乐的,这是美术作品的精髓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故事竞赛,选择学生熟悉的寓言故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抽签的形式选择故事,将寓言故事和绘画创作有效结合,从而使学生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创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的完成情况,提出指导性建议,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加强对其合作学习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趣味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网络化美术教学模式

如今,网络技术日渐成熟,教师利用在线网络教育,以多元方式开展美术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6]。在当前背景下,教师可利用线上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此,教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例如,在“探访自然的奇观”的活动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在以往的绘画中已经看过许多新奇的景物,所以对绘画自然风景并不陌生。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视频,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自然奇观美在何处。根据情境,学生会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景物,并将心中的景象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一些学生的美术基础较为薄弱,针对此,教师可以展示世界十大奇观的照片让学生欣赏,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当学生欣赏完这些照片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利用互联网搜集其他关于自然奇观的图片。最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思考问题:“现阶段,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自然环境被破坏等。对于保护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能做些什么呢?”教师让学生据此描绘自己喜爱的景色,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提高绘画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二)诗画合一的美术教学模式

跨学科教学是趣味教学模式的手段之一。教师将诗歌引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将诗歌和绘画有效整合,能够以古诗为依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发展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7]。

(1)诗歌引入。导入是美术课堂教学的基础。诗画合一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使学生在多重观感下主动和文本对话,从而让学生和诗人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诗歌蕴含的意境,进而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例如,在带领学生欣赏《洛神赋图》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展示曹植的《洛神赋》,利用诗歌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联想诗歌描绘的优美景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2)诗歌讲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诗歌为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同时,教师应为学生介绍绘画技巧,并利用诗歌内容展示出来,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快速理解美术知识[8]。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绘画,这不利于想象力的发挥。针对此,教师可以将绘画技巧编写成诗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

(3)体会诗歌意境。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模仿绘画,这样的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相关诗歌描绘的意境,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先展示一首古诗,让学生探究这首古诗描绘了何种画面,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古诗内容画出来。以王安石的《江上》为例,诗中描绘的景物比较简单,以山、水为主,表达了一种离别之情。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意境,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并添加不同颜色,突显出作品的参差感。有的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在画面上画了一艘小船,用小船的离去表达古诗的离别之情。

(三)主题墙教学模式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周围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9]。学生在绘画时会投入自身情感,教师应对学生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给予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借助趣味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展现绘画创作的艺术性。而主题墙的呈现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参与绘画设计,使其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现出来,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增强创作自信心。

将美术作品呈现在主题墙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主题绘画能充分体现学生眼中的世界及其创作心理。在主题绘画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想象力,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提高艺术创作能力[10]。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泡沫、木条等材料,让学生以红、黄、蓝为主色自行进行绘画。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以“夏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将其粘贴在主题墙上;有的学生选择创作以“冬天”为主题的绘画场景,选择将雪糕棍作为创作材料,将其固定在泡沫板上来完成绘画。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美术活动中,学生呈现出的作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极具趣味性的主题墙展示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想法的空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趣味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美术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点构建趣味性极强的美术课堂,推动艺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涂长鑫.趣味化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33):188.

李萬华.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78.

王传蒙.论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7(14):202-203.

周佳丽.小学美术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赢未来,2018(14):347.

苏瑜.图像时代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4):143.

陈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趣味化的实践研究[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04):63.

张焱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水墨画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62-163.

韩雪.激发兴趣 童真盎然:小学美术游戏趣味化教学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5):184-185.

刘彩霞.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J].学周刊,2019(13):141.

杨萍.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09.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