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11-13 19:12齐婷婷
学习与科普 2021年33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齐婷婷

摘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科的教学效率,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范畴,在教学中有必要深化学生对美的理解,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领悟音乐的内涵。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学情,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对音乐的领悟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初中音乐审美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欣赏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知音乐、品味音乐,有效捕捉和感悟音乐中蕴含的美,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积极感知。通过反复地欣赏使学生对音乐美产生初步的理解。

(二)渐进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审美教学落实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因此,在审美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持渐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接受不同的音乐类型,由易到难地引领学生逐步了解音乐。教师要更好地丰富拓展学生比较喜爱的音乐作品,如同一位作者的作品,可以扩展3~4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动态之美,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情感。

(三)创新性原则

在初中音乐审美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之外,教师要更好地尊重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如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描述音乐,通过美术绘画等方式来展现音乐,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创编音乐,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把握。教師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与学生开展积极的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快速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围绕审美目标,改善教学设计

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从模仿、跟唱的角度让学生会唱一两首歌,而要以适合学生心智特点的专业设计,教给学生必要的音乐专业知识,如音乐创作的背景、音乐表现方式、音乐体现的主题、价值等等;还应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感体验,将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和感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和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去主动地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龙的传人》这节课,我们可以用中国古代神话、平民百姓节庆等有关“龙”的介绍导入《龙的传人》歌曲,再引领学生对创作者侯德健、创作背景进行简要了解,让学生认识到歌曲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情愫。学生通过听奏、听唱、跟唱、集体清唱等方式学唱后,老师可再播放王力宏的《龙的传人》,引导学生探究发现两首歌曲的异同点,使学生在学唱传统歌曲的同时,也尽可能了解现代音乐元素,做到古今融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逐渐学会体会歌曲的旋律特征,把握歌曲体现的情绪,唱歌的节奏感、协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对歌曲风格的理解也更准确,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用内心更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二)强化学生基础,提升审美意识

音乐审美意识强调学生独立了解曲目、曲调、韵律、乐谱、音名、音符,并以此揣摩作者深层情感。由此可见,音乐审美意识是音乐技能的一种提炼升华,这就需要专业的音乐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强化学生的审美思维与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十送红军》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班级音乐审美大赛,引导学生独立发表审美感悟,并基于学生反馈进行总结,做针对性的补充。有学生说:“《十送红军》中有浓浓的江西民歌风情,聆听此歌我们能够回顾江西红色历史,感悟英雄前辈的革命精神,体会歌曲内涵。生活中,我们应发扬艰苦朴素、不怕困难、坚韧顽强的革命精神。”还有学生说:“《十送红军》是一首反映红军即将踏上长征之路,军民鱼水情深的歌曲。1960年张士燮、朱正本两位音乐人携手创作此曲,到今天已经40多年,仍旧是脍炙人口的好音乐。”从学生的审美感悟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基础韵律的鉴赏是有限的,对节奏、音准可能无法分析,笔者借此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询问学生:“在旋律上这首歌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学生回答道:“旋律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与C),从而构成ABABACA的结构形态。应该说,各段之间都有内在联系,采用回旋曲式手法,使整首歌风格统一。”这样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审美基础,师生的对话交流能够补足学生的知识漏洞,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促进学生敢于表达具有重要帮助。

(三)加强审美融合,促进主题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还不充分,比较欠缺。特别是对国外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了解尤为缺乏。因此,他们对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往往不能进行充分的解读,由此影响对音乐的准确与深度的鉴赏。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领学生加强审美元素的融合,不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与鉴赏力。一方面,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积淀,使我国音乐表现形式更加多元,更具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融合在文化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内涵的领悟来感悟音乐的主题。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或多或少都存在富于特色的音乐作品。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适度拓展学生眼界与思维,为学生音乐鉴赏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草原放歌》这一单元,我们可以通过地理、服饰、食品、草原生活等多方面知识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少数民族风情,让学生在初步了解有关民族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学唱歌曲《青藏高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歌曲,体会藏族音乐自由的节奏、悠长的气息、速度缓慢、音域宽广的特点,蒙古族音乐鲜明规整的节奏与轻快速度的特点,反过来又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触摸辽阔的大草原。这种融合审美,学生学习获得的收获是双重的,学生对音乐表现的审美感知也是更加深刻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发挥人性化教学的积极作用,想学生之所想,总结促进审美素养与多样化教学有机融合的方法,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项洪艳.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09):161-162.

[2]李喜云.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1):82.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初中音乐培养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