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2021-11-28 12:16刘小燕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刘小燕

摘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接受音乐的教育使自身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从而学生也能够拥有一定的能力进行音乐的学习。音乐对于一个人的心灵来说具有治愈作用,教师应该从小就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最终学生也能够拥有较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就目前音乐教学情况来说,教师缺乏对于音乐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这样就会使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也无法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音乐核心素养不只是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包含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对音乐的评价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简单地教学生唱几首歌,并未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手段都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长时间下去,会慢慢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手段,重视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妙融合乐曲德育,加深学生音乐理解

在正确的教学内容指导下,学生们可以找到正确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方向。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将日常生活与我们的课堂音乐有效融合起来,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各种素质水平。一个只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通过这一些现身说法,学生们的认知与理解会达到更深的程度。可见,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更是离不开对艺术的认识。

例如,在学习小学音乐六年级乐曲《热爱地球妈妈》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如何演唱这首乐曲,并为整个乐曲当中的歌词进行排序。学习这首乐曲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通过用亲切的歌声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优美环境的爱护之情。为了让学生们对地球上丰富的资源与秀丽的风光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在PPT上为学生们展示出相关的风景画。同时,在学习这首乐曲的过程中,学生们还会不断增强自己环保的意识,形成一系列良好的文明习惯。而这样的环保意识也是属于当下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首四四拍的乐曲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活泼的气氛,让我们对拥有美好干净的环境充满更多的期盼。学生要学会在自己悠扬的气息中将自己的情绪完整的表现出来。

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音乐有足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音乐文化知识以及音乐的核心素养。然而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对歌曲的深入挖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善于发现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积极鼓励、保护与培养,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引导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表现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音乐五年级上册《田野在召唤》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圣诞节时常听到的《铃儿响叮当》歌曲及《田野在召唤》动画,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通过教学,并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让学生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气氛,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讨论中国的节日并发表自身对其的感受,并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音乐文化知识进行自主编排后即兴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节日的气氛与情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后,接下去就是要对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只有创新,才能获得进步,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将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发挥出来。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并调动学生的创作意识。音乐本来就要创新,要有灵感,每首歌曲都是创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丰收锣鼓》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几种民族乐器,让学生对这些乐器的音色等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对学生理解《丰收锣鼓》中所表达的音乐形象很有帮助。然后,教师再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丰收喜悦的情感。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使用竖笛来配乐,将农民伯伯丰收喜悦的场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可以根据律动来创编。

又如,在教学《动物说话》时,在正式开始上课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笔者借助多媒体将大自然中的一些动物的叫声播放出来,让学生先猜动物的声音,随后,给出小鸡、小鸭、青蛙叫声的答案,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它们的声音。接着,笔者将这首歌泛唱一遍,并让学生跟唱,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笔者将动物用不同的乐器来代替,小鸡用鼓声来代替,小鸭用笛子的声音代替……笔者蒙着眼睛站到讲台上,扮演各种小动物和学生交流,每扮演一种动物,在发出声音时,学生就要说出对应的乐器,并安排一名同学去敲打或者是吹响相应的乐器,让学生跟着节奏去唱歌。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几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声音来编排歌曲。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将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而要实现教学目标,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音乐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曾小艳.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4.

[2]丁丽.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小学时代,2019(17):70-71.

[3]杨雪莹,徐佳.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8(32):167-168.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