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科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意蕴及实践探索

2021-11-29 00:08陈雷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因此成为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研究主题。结合某高职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的有益探索,得出以下经验:在工科类专业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务必深刻理解该模式的内涵意蕴,强化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并分“线上课前自学与互动+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线上线下课后拓展学习”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教学实施,最后验证其真正的改革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汽修专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9C-0012-06

当前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仅仅依靠课堂面对面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高职生对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此外,信息技术更新速度极快,传统教学模式的授课效果很不理想,出现了“教学目标达成度低,以‘学生为中心的地位不凸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等问题。而如今,随着“互联网+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云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雨课堂、云班课等教学App层出不穷,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能解决授课时间不足、授课目标达成度低等问题,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内涵意蕴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在线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线上+线下”教学[1],至于线上教学时长与线下教学时长的比例没有严格要求,根据授课对象特点和授课资源、条件、环境等因素决定,其本质是对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一种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学的开展本意不是为了使用在线平台,也不是为了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更不是为了玩出教学活动的新花样,而是为了提高授课对象的学习兴趣,调动授课对象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增加绝大部分授课对象学习的深度。

混合式教学中的“教”与“学”不一定要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发生,需要深刻理解其中的“线上”部分与“线下”部分。其一,“线上”部分是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可以是电脑客户端也可以是移动客户端,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拓展;其二,“线下”部分绝不是传统面对面课堂模式的重复,而是基于授课对象前期线上的学习成果,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的学习。“线下”教学环节中学生需要内化知识和应用技能,还要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创新。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过程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详细讲述该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1.教学对象、内容、目标、环境的分析。对教学对象(授课对象)进行分析,即学情分析,主要是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性格特点、优势与劣势。学情分析是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学情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完成学情分析之后,就要对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分析。教学内容要分层次,教学目标要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养目标,其中素养目标尤为重要。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注重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在素养目标中还应体现出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让学生遵守工程伦理和法律法规。

再之后,就是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教学环境主要包含教学基础设施条件、设备条件、信息化条件等。混合式教学包含线上部分,对教学设备条件和信息化教学条件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学环境的好坏关系教学设计方案能否落地。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因为设施条件不足,设备缺乏,信息化条件不到位,导致教学难以很好地开展,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教学重难点、策略、手段、环节、资源的设计。混合式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确定教学重难点、所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各个环节的主要任务和时长、各环节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设计意图。

在混合式教学中的线上部分(有时也称为课前环节),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测验情况确定教学难点。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与传统面对面课堂有所不同,前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到教学软件,可进行教学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同时会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与团队合作的教学手段,如活动计时、任务驱动、组间竞赛、头脑风暴等。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學环节更加丰富,一般可按照“线上课前自学与互动+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线上线下课后拓展学习”这一模式有序进行,当然,没有固定的范式。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实时更新、动态变化的,这也是该教学模式最大的亮点和优势,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利于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学中的教学资源不是毫无章法的胡乱堆砌,而是要根据设计意图有序排列,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借助适当的教学手段、呈现适当的教学资源,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考核占到了一定的权重,原有的以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该种模式的考核需求,必须建立一个多元化、信息化、过程化、动态化的考核体系,主要评价授课对象的学习态度、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操能力、综合素养。具体评价内容、权重、标准如表1所示。

(二)混合式教学的资源开发与建设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得以开展的根本保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微视频、微课、课件、图片、音频、文档、学习手册、测试题、互动话题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随时进行的,教师备课过程中、授课完成后、每学期课程结束之后都会修改课程资源,删减或增加部分资源。删减的多是重复内容,或者是老旧的、超纲的内容,增加的多是含有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或是教学重难点的补充内容。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课前学习手册,它不同于引导文或者导学教案,课前学习手册的核心开发与设计思想是要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转化为启发式的问题,以培养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确课堂授课内容的重难点。通过课前学习手册与课前小测验相结合,在学生学完学习手册和完成课前小测验之后,反馈的信息也能让授课教师进一步把握授课的重难点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为例,表2是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情况。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

同样以“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的项目一“汽车制动系统基本认知及制动器检修”为例,详细叙述该项目混合式教学实施的过程。

1.线上课前自学与互动。教师将课前学习手册(项目一:汽车制动系统基本认知及制动器检修学习手册),微课(制动系统基本认知),微视频,学习课件等资源放到职教云平台上。课前学习手册和微课是课前学习的核心内容,微视频与阅读材料是补充与拓展的内容。学习手册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习指南,可以为学生提供该项目的主要内容、技能点、素养要求等;第二部分是任务要求,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和课堂实操任务的要求;第三部分是课前小测验(该项目有三道测试题),学生课前需要在平台上完成课前测试,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可以进一步明确本项目课堂授课环节的难点所在。此外,学生在课前也可以将自己的困惑和需求发布到平台上,教师看到后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解决,或者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当然,课前学生们在平台上也可以交流沟通,互相帮忙,解决部分疑问。

2.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项目一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汽车盘式制动器构造与拆装,汽车鼓式制动器构造与拆装,汽车制动器常见故障检修。课堂教学总计五个环节,即“课堂导入—辨析原理—教师示范拆装与检测—小组合作探究—评价与总结”。

第一是课堂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汽车制动系统失灵造成交通事故》,启发学生认识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性,再结合学生课前测试的结果反馈,创设教学情境,引入项目一的教学内容。课堂内容引入之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如将班级分为7个小组,每组5位同学。

第二是辨析原理环节。通过播放微课,演示盘式制动器模型、鼓式制动器模型,结合教材上两种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辨析两种制动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期间,利用职教云平台的随机抽答、抢答、讨论、头脑风暴等功能,与学生实时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知识内容的学习效果。

第三是教师示范拆装与检测环节。该环节需要教师示范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的拆装与检修。为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直播投屏、组员协作等教学手段。为了提高该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通过线上投票、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观看教师实操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此外,教师示范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第四是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該环节各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角色及任务安排(一位组长、一位安全员、一位质检员、两位操作员),发挥团队协作功能,展开合作探究,完成盘式制动器拆装与检修任务、鼓式制动器拆装与检修任务。需要注意的是,该环节中学生主体地位必须突出,但是教师不能空闲下来,需要组间巡回指导,在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的前提下,帮助其解决实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协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在方法上给予指引,并提供决策支持,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范性,保障学生实操时的安全。此外,利用课程平台进行头脑风暴、组间PK、投票等活动,完成全过程的教学数据采集。

第五是评价与总结环节。学生完成实操任务后,便进入评价环节,分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步骤进行。学生自评主要是对小组合作环节时的表现,技能掌握情况和素养提升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又分为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组内互评是学生对小组其他成员实操环节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组间互评是各组对其他组实操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2]。自评与互评阶段,教师须引导学生注重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限时演讲、展示实操成果,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来为自己或所在组争分。教师评价环节,教师要结合整个课堂环节每位学生的总体表现做出评价。最后是课堂总结部分,除了总结课堂知识内容和技能点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反思和总结,引导学生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线上线下课后拓展学习。课堂授课结束后,课后的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异步进行。学生分组前往校企合作的汽车4S店进行拓展训练,该项目安排的课后训练任务为“2019款15T双离合进取型英朗轿车的盘式制动器故障检修”。学生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检修任务,并将检修过程拍照上传至课程平台,校内教师可在线上批阅学生上传的照片。此外,课后拓展环节中,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与企业导师沟通,或者线上咨询校内教师。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成效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汽修专业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从“学生学习动力、知识目标达成度、技能目标达成度、素养目标达成度”四个方面加以验证。

(一)学生学习动力

如图1所示,左侧的图展示了实施第一轮混合式教学时学生的学习情况(含课件学习、学习手册学习、问答、笔记等),右侧的图展示了实施第二轮混合式教学时的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动力明显增强。

(二)知识目标达成度

以汽修专业“汽车传统系统诊断与维修”“汽车制动系统诊断与维修”“汽车车身电器检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四门已经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为例。在混合式教学刚开始实施时,四门课程期中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分别为78.5分、80.8分、72.5分、81.3分,在期末测试时,混合式教学已经实施了一轮,此时四门课程期末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82.5分、87.2分、80.3分、89.8分,由此可见,知识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了。

(三)技能目标达成度

如图2所示,在满足实操规范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技术能手所用时长/该实操任务学生所用时长)×100%”这一比例值为参考依据,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汽车行驶与转向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从项目一的实操任务到项目八的实操任务,这一比例值不断增大,说明学生的实操能力逐步地接近技术能手的实操能力。

(四)素养目标达成度

如图3所示,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企业导师和用户认为汽修专业的学生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以2019级汽修631班学生为例,图中依次是9月、10月、11月、12月反馈的数据。

参考文献:

[1]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2]范凤萍.项目化课程模式下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与优化策略——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责任编辑:陈向阳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汽修专业课程为例”(项目编号:2020SJA130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新时代高职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c/2020/03/14),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9年度课题“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9028)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21-06-10

作者简介:陈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制造和高职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