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班主任角色的再定位

2021-11-30 00:53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卓月琴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导师制全员导师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卓月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出台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下达了对文件精神的具体实施意见。意见中要求,要加强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发展指导,提高教师团队的育德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使教师团队中人人都能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对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通过研究,最终决定在本市开展中小学全员导师制的试点工作。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灵魂人物,需要对班级内的每个人负责。由于学生太多且自身事务繁杂,班主任往往分心乏术,顾此失彼,无法保证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而在全员导师制的背景下,班主任这一角色有了和从前不一样的定位。

一、全员导师制背景分析

(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这一职位在教师团队体系中,往往被认为是最苦、最累、最难干的职位。这是因为班主任在负责某门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班级内一切烦琐的事务都归班主任来处理。大到班级内整个学期的规划,小到任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需要班主任在其中亲力亲为。这就导致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工作任务繁重,压得很多班主任喘不过气,也就导致许多教师对于班主任这一职位敬而远之。

(二)提出全员导师制的基本情况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具体是指中小学中的全体教师与每名学生通过匹配,使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导师通过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与家长建立起相互合作的家校关系,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全面指导,同时通过开展有效的家校沟通,去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一种教育制度。

1.人人都是导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小学生较以往更容易早熟,也就导致他们在成长中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就是为了确保每一名教师都能够负责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中,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在这一制度下,学校内的全体教师在原则上都担任每一名学生的导师,而每一名学生都有其专门配备的导师负责,这就营造了一种“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局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2.全员导师制的目标。实施全员导师制的目标有以下几点:一是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够明白,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书”之外,还有着“育人”的职责,从而提升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二是缓解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压力和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焦虑心情;三是通过导师制度去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四是通过导师制度去增强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

3.导师的基本职责。全员育人导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一种针对化的教育关系,围绕着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管理工作。结合学生的思想行动学业生活进行有效指导,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4.学校配备导师的原则。学校在针对全员导师制的导师配备方面,要根据学校情况去制定适合自身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学校要建立相关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架构,根据学校自身的规模大小、师生比例以及师资结构等实际情况去确定师生匹配的方式。在为学生配备导师时,校方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比例在原则上不要超过1:15,对于极个别有着特殊指导的需要的学生,可为其配备多名导师,该生的班主任及校内优秀的德育教师要优先参与该生的指导工作。

二、导师制背景下的班主任角色的再定位

(一)班主任要成为班集体建设的设计师

在导师制背景下,对班主任的个人情况有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承担班级学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个宏观层面对班集体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设计班集体文化建设方案,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创新化的思维,在班级营造良好的气氛,让整个班集体朝着同一个方向坚定前进。

(二)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

“精神关怀”就是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关心他们的心灵充实,关怀他们的人格完善。在导师制背景下,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学生的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关注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成长。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让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都能够得到发展。

(三)班主任要成为导师团的促进者

因为是全员导师制,这就涉及在一个班级中会有很多的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导师是一个团队,需要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在集体中形成专业的运作发展模式,以班主任为核心,综合协作联系学生的根本情况,才能够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让导师团队增强班级管理,真正地实现育人,也能够让不同的学生在分散性的教育指导下实现更好的发展进步。这样让师生的关系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还能够全面地提高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团队内班主任要将自己管理班级的经验告知各位导师,导师们也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融入其中,双方在互动合作交流下,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四)班主任要成为家庭教育的协作者

在实施全员导师制之后,学校在家校沟通方面,实行班主任和导师的“归口管理”,也就是说,原则上由班主任和导师共同开展学生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家校沟通方面的工作主要由导师负责。导师在需要学科教师介入的情况下,要做好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协调工作,对家校沟通的内容、方式以及频率进行统筹安排,增加家长与学科教师之间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从而减轻家长的焦虑心情,为家长提供适时、正向且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引导、反馈和建议,引导帮助家长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家校良好的沟通局面下,共同做好学生管理。

(五)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

班主任在全员导师模式下要牢记自己的职责,根据实际情况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转变,班主任需要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但是经验和科学之间是无法画等号的。为了帮助班主任管理取得突出成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朝专业科研化方向发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新时代需要将经验和科学有机结合,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做好班级管理。

在实施全员导师制后,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对有所减轻,工作烦琐程度也随之下降。但与此同时,班主任也身兼学科教师、导师和班主任三个职位。

作为教师团队的一员,班主任首先是一名学科的任课教师。作为一名任课教师,班主任需要对自身所任教的学科有着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时还要对其有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态度,去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知识储备和教学观念。班主任作为班级中的管理者,如果对自己所任教学科不够重视,教学水平不足,会导致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丧失足够的威信,久而久之,也就不再具备在班级中的号召力,管理工作也很难进行下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班主任要热爱自身所任教的学科,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能使班级的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导师,班主任要和其他导师一样做好相关工作,对所指导的学生要热心关注,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经验对指导工作进行优化改善,帮助所指导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要与学生之间通过沟通交流做到相互了解,尊重学生,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在其所管理的班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水平,做好班级管理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助导师工作,为家访和家校沟通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在减轻班主任负担的同时,也提升了广大教师的“育人”意识。在新模式下,班主任要及时完成角色再定位,明确自身职责,做好相关工作,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坚实的后盾。

猜你喜欢
导师制全员导师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全员核酸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V eraW an g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和谐秘诀